鸿蒙初现:华为余承东揭开万物互联新篇章
6月16日最新消息显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今日通过视频形式,对“究竟什么是鸿蒙”这一疑问作出了回应。
余承东曾在视频中提到,一部智能手机的核心可以归纳为硬件与软件两大模块。硬件部分涵盖了摄像头、屏幕以及扬声器等物理组件,而软件方面则包含了我们日常使用的应用,比如微信、支付宝等。实际上,真正让这些硬件和软件能够无缝协作、发挥最大效能的,正是操作系统。 在我看来,这番话揭示了现代智能手机设计的一个重要逻辑:硬件决定了设备的基础性能,而软件则赋予了它生命力。然而,两者之间的桥梁无疑是操作系统。一个好的操作系统不仅能让硬件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还能优化用户体验,使各种应用程序运行得更加流畅。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选购手机时既需要关注硬件配置是否强大,也不能忽视系统优化和生态建设。毕竟,只有当硬件与软件达到良好平衡时,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这也提醒各大厂商,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系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这样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
余承东称,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每个人大概都有使用超过 9 台智能设备,包括手机、平板、智能穿戴、智能汽车的车机等。他表示,如果为每个智能硬件都开发操作系统的话,还要打通不同设备之间的生态,挑战是很巨大的。
余承东在后续的视频中详细讲解了鸿蒙操作系统的特点,他表示,一个典型的操作系统一般包含多个关键组件,而鸿蒙从底层便全面搭建了这些功能,涵盖了鸿蒙内核以及操作系统的多项核心技术模块。这些技术使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得以实现,从而为用户带来流畅自如的使用感受。
据余承东透露,华为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布局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技术的研发战略。当时,这个操作系统还没有正式命名,只有一支团队在进行架构设计、编写代码以及打磨核心技术。直到2019年,华为的操作系统才被紧急推向前台。
当时华为先给操作系统的内核申请了“华为鸿蒙”的商标,而操作系统的名字还未确定,但网友们误把内核商标当作了操作系统的名字,华为最后也干脆把这个操作系统命名为“鸿蒙”。
余承东在视频中进一步阐释,鸿蒙一词寓意着天地初开时的混沌元气,而该操作系统的英文名“HarmonyOS”则体现了万物互联、和谐共存的理念。截至目前,鸿蒙操作系统已成功接入超过10亿台设备。
据此前报道,2020年9月,华为开发者大会如期举行,鸿蒙系统2.0版本正式亮相,在分布式软总线、分布式数据管理以及分布式安全三大核心技术上实现了全方位提升。余承东宣布,将陆续推出面向大屏、智能手表和车机的鸿蒙OS 2.0 Beta版,并计划于12月发布手机版本,预计到2021年,华为智能手机将全面兼容鸿蒙OS 2.0系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5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