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频新纪录!华硕 ROG 主板全新技术助力性能飙升,信号干扰全面消除
1月21日消息,华硕ROG官方今日展示了其NitroPathDRAM技术,这一创新重新设计了主板上内存插槽根部的固定结构,从而显著提高了内存信号完整性和超频性能。 这项技术的推出无疑将进一步提升高端用户的使用体验。尤其是在游戏和高性能计算领域,内存信号的稳定性和超频能力往往是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华硕ROG通过这样的技术创新,不仅巩固了其在高端市场中的领导地位,也向行业展示了持续创新的重要性。
查询发现,ROGCrosshairX870EHero和ROGStrixX870E-EGamingWiFi这两款主板已经支持了最新的技术,官方声明中提到内存条的固定力度增加了57%,同时超频性能提升了400MT/s。这一改进无疑为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高负载和高强度的应用场景下,这两款主板的表现值得期待。对于那些希望在不牺牲稳定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的发烧友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同时,新型插槽的设计在耐磨性方面有了显著提升,这对于那些经常需要升级或更换内存的电脑爱好者而言,无疑是一个额外的吸引点。这种改进不仅延长了硬件的使用寿命,还减少了频繁维护所带来的不便。随着科技的发展,消费者对于产品耐用性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一创新正好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此外,它也反映了制造商对于用户体验的重视,通过这样的技术进步,可以更好地吸引和保留那些追求高性能和高稳定性的用户群体。
现代DIMM内存条使用了288个针脚设计,这相当于DIMM上有288个“金手指”焊盘需要与主板上的DRAM插槽内的288个针脚进行精确对接。这一设计确保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高速性,同时也提高了内存模块的兼容性和可维护性。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创新被引入到硬件设计中,这不仅提升了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也使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升级和维护他们的设备。然而,这样的设计细节也提醒我们,尽管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但对基础技术的理解仍然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如何构建和优化系统的人来说。
华硕这里采用了各种策略,包括 PCB 材料搭配、优化走线布局、精密焊接等手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信号反射和干扰,从而确保性能稳定。
在传统 DRAM 插槽中,每个针脚都有一部分“残余”,也就是从接触点向上延伸而出的部分。此残余通过确保用户不会因将金手指插入金属走线的尖端而刮伤内存模块来保护内存模块。但是这些残余也会导致信号反射和干扰。
华硕表示,在正常的 DDR5 速度下,这些残余引起的反射是可控的,但是当内存速度提高到 8000 MT/s 以上时,它所产生的影响就会越来明显。
华硕新推出的NitroPathDRAM技术通过创新的针脚布局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思路。这种设计将针脚向内折叠,而非沿用传统的向外延伸方式,这样不仅保证了尖锐边缘不与金手指发生接触,还实现了残余长度的显著减少,大约降低了70%。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改进并不需要对现有的DIMM结构做出任何改动,这意味着用户可以继续使用现有的内存模块,而无需担心兼容性问题。 这一技术革新不仅展示了华硕在内存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也反映了其致力于提高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的决心。通过减少残余长度,理论上可以提升信号传输效率,从而可能带来更好的系统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们在享受新技术带来的好处时,并不需要为此更换整个硬件平台。
华硕内部测试显示,NitroPathDRAM技术在拥有四个DIMM插槽的主板上效果最为显著。而对于仅有两个DIMM插槽的型号,其内存性能已相当出色,因此使用该技术带来的提升有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22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