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院士怒斥马斯克:不当言行动摇科学根基,或将引爆未来全球灾难
2月25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福对近期美国科学界的改革举措发表了看法。 高福认为,这些改革措施对于推动科学研究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他也指出,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如何平衡政策的灵活性与严谨性,确保改革能够真正惠及科研人员,而不只是形式上的改变。此外,高福还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关键。 这一系列改革举措表明,美国科学界正在积极探索更加高效和公正的研究环境。不过,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落实这些改革目标,仍需各方共同努力。
他指出,特朗普和马斯克的管理方式更倾向于商业运营模式,而非传统的科研行政机构管理模式,这可能对美国的科研能力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全球科研合作以及公共卫生危机的应对效果。这种管理风格可能导致科研资源分配不合理,研究方向偏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发展,从而削弱美国在全球科研领域的竞争力。 发表的看法观点:尽管特朗普和马斯克在各自领域内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他们的管理理念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科研领域。科研需要稳定的投资与支持,以及长远的发展规划,过于强调短期成果和效率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科研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因此,在面对复杂的公共卫生危机时,这种管理模式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科研支撑,进而影响全球应对危机的能力。
据了解,高福曾在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进行科研工作,还担任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副主任以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所长。
在讨论如何看待国际上对马斯克的这一批评时。
高福表示:当初接纳他加入英国皇家学会,是因为他在太空探索技术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
科学家讲话必须要有事实、有证据,但是马斯克讲话完全不像一个科学家,他发表了非常不负责的言论,他如果继续这么下去,未来可能会给世界带来灾难。
近期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马斯克的变化相当显著。过去,他曾开放电动汽车的专利,以促进科技的进步与共享。他在商业上的成就也得益于美国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和补贴,而且他甚至在2022年之前一直支持民主党。
我不太明白他转变的背后原因,但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至少,一个拥有权力的人需要维持各方面的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高福作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任,在国内新冠疫情期间引发了诸多争议。
在疫情初期,他的一些判断被认为存在偏差,比如曾有观点认为儿童和年轻人对新冠病毒不易感。然而,后续的研究发现儿童同样属于易感人群。这一认识上的转变提醒我们,在面对新型病毒时,科学认知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不应过早地下定论。 这种观点的变化反映了疫情初期信息的不确定性和科学研究的逐步深入。这也警示我们在处理公共卫生事件时,应保持谨慎态度,避免基于有限证据做出过于绝对的判断。同时,这也强调了持续监测和研究的重要性,以便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更好地保护所有人群的健康安全。
他还曾表示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人传人现象以及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但不久之后,钟南山院士确认了病毒确实存在人传人的现象。 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疫情初期信息的不确定性,也突显了权威专家在关键时刻的重要性。钟南山院士的确认无疑为后续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使政府和社会能够及时调整策略,加强疫情防控力度。这也提醒我们,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透明的信息发布与科学的判断同样关键。
此外,高福团队在疫情初期发表的论文中指出,武汉可能早在12月份就存在人传人现象,这与其后续的一些公开表态存在出入,从而引发了公众对他们在疫情初期应对措施的质疑。 这一矛盾的信息不仅影响了公众的信任度,也反映出科学研究与公共政策之间沟通的复杂性。科学发现往往需要时间来验证和完善,但公共卫生紧急情况下,信息的及时透明对控制疫情至关重要。如何在不确定性和紧迫性之间找到平衡,是未来公共卫生管理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同时,他在疫情期间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论文发表的行为,引发了争议。一些人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务正业”,质疑在如此严峻的公共卫生危机期间,学术研究是否应该优先于其他更为紧迫的社会需求。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前社会对于科研人员角色定位的讨论。一方面,科学研究对于理解病毒传播规律、开发疫苗和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在全球面临重大健康危机时,公众期待科学家能够直接参与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平衡这两方面的需求,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高福表示理解民众在面对疫情时所产生的恐慌与期待,他认为这是特殊时期的一种正常反应,并表示自己并不会因此感到委屈,会继续潜心研究以应对当前的挑战。 这样的表态显示出高福对于公众情绪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科研人员的责任感和坚持。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科学家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既要面对科学探索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又要回应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质疑和期待。高福的态度不仅有助于缓解公众的焦虑,也鼓励了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坚守岗位,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附媒体采访高福全文,点击链接即可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1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