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引领人形机器人站立控制技术革新,开启智能时代新篇章
2月26日消息,近年来,人形机器人在技术升级和应用范围扩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得益于数据与算法的紧密结合。从最初的摔倒后迅速站起,到逐渐进入家庭、零售以及工业市场,人形机器人的每次“进化”都代表着技术的重大飞跃。
近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共同发布了一项创新算法技术,使人形机器人能够在各种复杂条件下迅速且稳定地站立。据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青年科学家庞江淼介绍,这项技术是全球首个能在多种可泛化的地形和任意姿态下成功站立的人形机器人算法。过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特定环境和预设姿态下让机器人站起,而此次的突破性进展则采用了交互式学习方法,使得机器人能够在不同场景、地形以及姿势下自主站立。 这项技术的发展不仅标志着机器人技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意味着未来机器人将更加适应多样化的现实环境,为服务机器人、救援机器人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此外,这也展示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研究实力,进一步推动了相关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发展。
注意到,为了使机器人更加贴近人类行为模式,模仿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数据采集遥操作设备,该设备结合了上肢外骨骼和下肢踏板,确保操作员的动作能被机器人准确地再现。据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培养的博士生贲清炜介绍,这项技术显著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使得单一操作员可以同时控制机器人的上半身和下半身运动。未来,这一技术有望应用于危险环境,例如火灾现场或有毒区域,使操作员能够在安全的距离之外操控机器人完成任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66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