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2025
03-18

比亚迪刷新纪录:1秒跑2公里,5分钟充电400公里,再次颠覆传统燃油车

新能源汽车
jinting
围观3859次
0条评论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8日 20:18:54

比亚迪刷新纪录:1秒跑2公里,5分钟充电400公里,再次颠覆传统燃油车

比亚迪电动汽车:速度与续航再创奇迹,科技引领汽车新时代

   比亚迪,在昨晚(3 月 17 日)的发布会上又放了大招...

   超级e平台与汉L、唐L两款新车共同亮相,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迈入了“兆瓦”时代。这一突破不仅展现了中国汽车工业在技术创新上的强劲实力,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充电体验。 从行业角度来看,“兆瓦级”充电技术的普及将极大缓解电动车用户的里程焦虑,尤其是在长途出行场景下,超快充能力能够让车辆迅速恢复续航,这无疑是推动电动车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一步。同时,这也意味着未来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将朝着更高效率、更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为整个社会的绿色转型注入更多动力。 不过,尽管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如何确保电网负荷承受能力以及合理布局超充网络仍是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希望车企和相关部门能够协同合作,在加速技术研发的同时完善配套设施,让这项技术真正惠及每一位消费者。

   这一次,油车市场的格局或许真要被颠覆了,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势头迅猛,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市场接受度都在快速提升。面对这样的趋势,传统燃油车似乎有些措手不及。销量下滑、市场份额减少,这些信号无疑在提醒着传统车企:变革迫在眉睫。 在我看来,这场变革不仅是技术上的竞争,更是对整个行业思维模式的一次大考。新能源汽车凭借环保优势、智能化体验以及政策支持,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逐渐攀升。而传统燃油车若想守住阵地,就必须加快转型步伐,加大研发投入,同时优化产品结构,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总之,未来的汽车行业注定会更加多元化,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在这场变革中占据主动权。我们拭目以待,看看谁能成为最终赢家。

   比亚迪近日为即将发布的全新技术进行了预热,口号是“兆瓦闪充,油电同速”。这一宣传不仅展现了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雄心壮志,也传递出其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深刻思考。 在我看来,“兆瓦闪充”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对传统燃油车时代的挑战与超越。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新能源汽车不仅要满足消费者对于续航里程的需求,更要解决充电效率的问题。比亚迪提出的“油电同速”理念,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可以在补能速度上媲美甚至超过传统燃油车,这无疑是对市场的一大颠覆。 从行业角度来看,这一技术的推出或将重新定义电动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它不仅能够吸引更多潜在用户选择新能源车型,还可能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革新。当然,如何确保这项技术的安全性和普及性,将是比亚迪未来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 总体而言,比亚迪的这一举措体现了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和对未来趋势的敏锐洞察。希望这项技术能够早日落地,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绿色的出行体验。

   若觉得“兆瓦”这一单位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稍显疏离,那么我们不妨通过比亚迪超级e平台的实际表现来感受一下它的魅力。

   在1MW(1000kW)的峰值功率支持下,汉LEV展现了令人瞩目的充电效率,在短短10秒内便充入了足够行驶20公里的电量,实现了“1秒2公里”的全球量产顶级充电速度。这一突破不仅刷新了行业对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认知,更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在解决续航焦虑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如此高效的充电能力,无疑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同时也为电动车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未来,随着充电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和技术的持续进步,相信这样的高性能体验会变得越来越普遍,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加绿色、便捷的方向发展。

   不仅峰值功率出众,比亚迪在充电持续性能方面同样表现优异,实现了新能源乘用车全球量产最快的充电速度,达到充电5分钟,行驶400公里的卓越成绩。

   这个速度下,充电可能真的和加油差不多快了...

   我们常常听到 400V 架构、800V 架构的说法。

   比亚迪超级e平台之所以能够实现如此惊人的充电速度,关键在于其搭载了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标志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次重大飞跃,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全新的标杆。在我看来,这项技术的问世不仅是比亚迪多年深耕新能源领域的成果体现,更是对未来出行方式的一种积极探索。随着电动汽车普及率的不断提升,充电效率已经成为制约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比亚迪通过这项创新技术,成功解决了这一痛点问题,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用车体验。这无疑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引领行业迈向更高水平的技术竞争阶段。

   比亚迪再度推出一项全球量产领先的“闪充电池”,其充电倍率达10C,为用户带来更快的充电体验。

   近年来,一项突破性技术在电池领域引发广泛关注。通过在电池内部构建超高速离子通道,成功将内阻降低了50%,并实现了高达1000A的充电电流。这一创新不仅大幅提升了电池的性能,还为新能源汽车等高能耗设备带来了更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 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对电池结构的深度优化,使锂离子能够在电极间以更快的速度移动,从而显著减少能量损耗。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充电时间将进一步缩短,而续航里程和电池寿命也可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电动车普及的关键时期,这样的技术进步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然而,我们也应理性看待这一成果。尽管实验数据显示了显著的进步,但实际应用中仍需克服诸如成本控制、规模化生产以及长期稳定性等挑战。此外,如何确保这种技术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也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总体来看,这项技术展现了电池领域的巨大潜力,也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类似的创新涌现,共同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进程。

   此外,比亚迪还发布了全球首款量产 3 万转的电机总成,其峰值功率便是我们此前在工信部上见到的那个疯狂的数字 —— 580kW,一台电机就能做到接近 800 匹马力。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超级e平台凭借其众多“全球之最”的亮眼表现,吸引了无数目光。然而,在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背后,我们也不得不思考充电基础设施的同步跟进问题。毕竟,再先进的技术也需要坚实的硬件基础来支撑,才能真正惠及大众。 在我看来,超级e平台虽然已经站在行业前沿,但若想持续引领潮流,就必须关注配套设施的发展。充电设施的完善不仅关系到用户体验,更是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关键一步。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布局速度,确保技术进步与实际应用能够齐头并进。 总之,超级e平台的成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图景,但要实现这一愿景,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为构建更加完善的生态体系添砖加瓦。

   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全液冷兆瓦级闪充终端系统,具备最高1360kW的输出能力。

   王传福透露,比亚迪将加速兆瓦闪充站的布局,计划建设超过4000座兆瓦闪充站。

   王传福日前宣布,比亚迪计划对外开放其在闪充站和充电桩方面的核心技术,并向外界发出邀请,鼓励更多企业和机构共同参与建设。这一举措无疑展现了比亚迪对未来新能源基础设施发展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布局。 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此举不仅能够加速充电网络的普及与完善,也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合作模式和发展思路。开放技术平台可以吸引更多力量加入到新能源生态系统的构建中来,这对于缓解当前电动车用户面临的充电焦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体现了比亚迪愿意与其他伙伴共享成果、携手推动行业进步的企业胸怀。 总之,比亚迪的这一决定既是对自身技术实力的信心展示,也是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健康发展的有力促进。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类似的合作案例出现,让绿色出行真正成为每个人触手可及的选择。

   此外,在比亚迪双枪充电技术加持之下,可使“普通”的 5C 超充桩秒变 10C 闪充桩。

   看完技术,我们再来看看超级 e 平台的首搭车型。

   作为比亚迪超级e平台的首款搭载车型,计划于4月上市的汉L和唐L现已开启预售。

   汉 L EV:预售价 27-35 万

   唐 L EV:预售价 28-36 万

   此外,首搭 DM-p 王者混动技术的汉 L DM、唐 L DM 同步开启盲订。

   两款延续全新家族式“龙颜美学”设计理念的新车此前已公开亮相,其外观设计依旧由比亚迪全球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带领的团队精心打造。

   汉L的设计风格以大气与动感为主,前脸的主动式通风口不仅提升了空气动力学性能,还赋予了整车更强的视觉冲击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翼子板上的“龙须”设计与隐藏式前门把手巧妙结合,让车身侧面看起来更加流畅且富有层次感。而车尾的“凤翎尾灯”则为整体造型增添了一抹灵动之美,既彰显了东方美学的独特韵味,又不失现代科技感。 个人认为,汉L在外观设计上的用心之处在于它成功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与前沿设计理念。这种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同时也传递出品牌对于文化自信和技术实力的双重追求。可以说,汉L不仅仅是一款汽车产品,更像是一件艺术品,值得细细品味。

   这款车型的车身尺寸为长5050毫米、宽1960毫米、高1505毫米,轴距达到2970毫米。其外观提供琉光银(灵感源于定窑白瓷)、墨竹青(取材于龙泉青瓷)以及端砚灰(借鉴建窑建盏)等多种源自中国传统瓷器的配色方案。

   新车的内饰延续了经典的悬浮式中控屏与液晶仪表设计,提供了棕色和白色两种配色方案。中控面板采用了竹木饰板结合切割形面的工艺,同时保留了一些实体按键。

   这款车型的前排座椅具备加热、通风以及按摩功能,而后排座椅则设置了大尺寸中央扶手与老板键,四个车门均采用双层玻璃设计。此外,新车还配备了车载冷暖箱、香氛系统、前排手机无线充电以及丹拿音响等丰富配置。

   唐 L 长宽高分别为 5040 / 1996 / 1760mm,轴距为 2950mm。

   这款新车延续了“LoongFace”家族化设计风格,同时带来了多款灵感源自中国瓷器的优雅配色,让人眼前一亮。此外,它还配备了20英寸低风阻轮毂,在提升视觉效果的同时也兼顾了空气动力学性能。 在我看来,这种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设计思路非常值得肯定。一方面,它通过中国瓷器这一经典元素展现了品牌的文化自信,能够引发国人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低风阻轮毂等细节又体现了对实用性和环保理念的关注。整体来看,这是一款既传承又创新的产品,相信会受到市场的欢迎。

   座舱方面,这款车型配备了232的七座布局,前排座椅具备加热、通风以及按摩功能,后排两排座椅可以完全放平,组成一个平整的空间。车内采用大量柔软材质进行包裹,并配备了“迪声”音响系统。

   唐EV单电机最大功率可达500kW,双电机版本则分别搭载230kW和580kW的强劲动力,使其零百加速仅需3.6秒。这款车型还以1000kW的全球量产最高充电功率傲视群雄,最大马力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102匹。从这些数据来看,这款车无疑在性能上树立了新的标杆,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速度与激情的追求,更通过超快充电技术解决了电动车用户的续航焦虑问题。未来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而像这样综合性能强大的车型将会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www.news9999.cn/arts_content-76628.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科技快讯中文网-www.news9999.cn)
最新发布 小鹏 P7 冰雪挑战上线:全球首发 AES 系统,极限路况也能稳如老狗  2025-08-21 11:49:47 哈弗猛龙Hi4震撼上市,24小时订单狂飙破2万!  2025-08-21 11:48:10 福特烈马新能源来袭:5米巨无霸登陆成都车展,增程纯电双擎登场  2025-08-17 20:22:30 新一代智己 LS6 八大版本震撼登场,20.99 万起售引爆市场  2025-08-17 20:18:26 法拉第未来布局区块链生态:双飞轮驱动EAI EV资产上链,数字货币启航  2025-08-17 20:16:50 理想推出自驾无忧环线保障计划,全程护航车辆健康与旅程安全  2025-08-17 20:16:17 华为智启越野新纪元,东风猛士M817全球首发,31.99万起震撼登场  2025-08-17 20:14:47 二手车交易量微增2%,交易额小幅下滑0.3%:上半年市场呈现量升价稳新态势  2025-08-11 20:39:03 雷克萨斯未来阵容曝光:LFA 精神续作或将电动化,多款SUV全面升级来袭  2025-08-11 19:25:12 蔚来乐道Coconut 2.0上线:全新UI来袭,小乐智启未来  2025-08-11 19:21:43 车主46万捡漏特斯拉竟遇全损车,法院判商家退一赔三  2025-08-11 19:18:33 2026 款东风风行星海 V9 越享版即将登场,1.5T 插混科技引领MPV新潮流  2025-08-11 19:12:57 小米汽车新专利:通过速度变化精准判断碰撞风险  2025-08-11 19:11:57 纯电SUV极限续航大揭秘:120km/h下谁才是真正的省电王者?  2025-08-11 18:36:54 蔚来高管:拒绝被污名化,理想车主不应成为对立靶子  2025-08-07 12:30:09 理想车主遭网络谣言围攻,品牌强势回应:将追责误导信息  2025-08-07 10:33:08 黑白武士登场,问界M7焕新亮相  2025-08-04 15:17:56 华为、特斯拉、比亚迪竞逐智能驾驶:收费还是免费?谁主沉浮?  2025-08-04 14:56:07 问界 M7 魅影双色登场:黑白光影,重塑未来美学  2025-08-04 14:48:45 暗夜王者:鸿蒙智行问界 M7 黑曜套件引领新美学风潮  2025-08-04 14:47:06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破四成,中国引领绿色出行新潮流  2025-08-04 14:43:28 星纪元 ES 增程疾影套件震撼上线,限时抢购仅需 6999 元  2025-08-04 14:41:03 岚图追光 L 首曝谍照:激光雷达+华为智驾,科技感拉满  2025-08-04 14:40:27 梦想启航登顶比亚迪App新名榜首  2025-08-04 14:20:16 东风奕派 eπ007 领航行政/至尊版上市,纯电增程双擎出击,20.99 万起启幕新出行时代  2025-07-29 15:07:29
友情链接 百度权重≥5友情链接交换
文化潮流网  |  数界探索  |  文化新视界  |  深度文化说  |  智慧科技  |  财智慧  |  慧算财经  |  财经探秘  |  财经日报  |  今日财经
© 2015-2025 科技快讯中文网 时光记忆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陇ICP备2025016403号-1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用户投稿  关于我们

页面执行时间0.00953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