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或考虑将部分iPhone生产线回迁美国
8月7日消息,近日,苹果宣布在美国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尽管iPhone目前仍在海外组装,但这一举措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前总统特朗普对“美国制造iPhone”的期待。 从当前情况来看,苹果此次加大在美国的投资,更多是着眼于长期战略布局,而非立即实现本土化生产。虽然“美国制造”一直是部分政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但现实中的供应链复杂性决定了短期内全面转型并不现实。此次投资可能更倾向于推动本地服务、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而非直接改变手机的制造地。这种策略既符合企业自身利益,也回应了政策层面的关切,是一种务实的选择。
在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是否考虑将iPhone的最终组装迁回美国时,苹果CEO库克正在回应,特朗普随即插话表示:“他(库克)已经在美制造许多零部件,我们之前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整个产业链已在别处发展多年,涉及成本等多方面因素。”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美国政府一再呼吁制造业回流,但全球供应链的布局已形成多年,迁移并非易事。苹果作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其生产体系高度依赖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制造能力,这不仅是因为劳动力成本优势,更在于成熟的配套产业和高效的物流体系。特朗普提到的成本问题,正是当前制造业回流面临的核心挑战。短期内,将iPhone的组装完全转移回美国并不现实,但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调整,这一趋势仍值得持续关注。
特朗普补充道:“也许我们最终会给他足够的激励,让他把生产线重新搬回美国,但他在美国已经进行了大量投资……看看这个投资规模,他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投这么多。” 从当前的经济格局来看,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往往基于成本、效率和市场因素。尽管政府试图通过政策引导制造业回流,但企业决策仍以自身利益为核心。特朗普提到的这位投资者在美国的大规模投入,反映出美国在基础设施、劳动力和技术方面的吸引力。然而,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最优组合,而非单一地域。因此,即便有激励措施,是否能真正实现产业回流,仍需观察实际效果与长期趋势。
特朗普最后称:“苹果正在回归美国。”
苹果此次公布的投资计划,并未改变iPhone依然由海外工厂组装、约95%零部件来自美国海外的现实。尽管如此,该声明与象征性的24k底座的纪念牌,似乎已足够让特朗普在短期内感到满意。
库克强调,这笔资金将用于扩大美国制造业基础,并为美国本土带来数千个岗位,同时提升iPhone产品中“美国制造”零件的占比。然而,相比将整机搬回美国,苹果当前的策略显然更注重稳妥的供应链管理与成本控制。
就在这一表态之前,特朗普宣布将对进口的外国半导体产品征收100%的关税,但已在美国境内设立工厂的企业可获得豁免。苹果公司虽然尚未明确说明此次政策对其影响的具体程度,但其计划追加在美国的投资,有望帮助其规避新一轮的关税风险。
外界分析指出,库克与苹果正在采取一种低调策略,与美国政府保持谨慎互动,旨在达成最低限度的政策预期,从而避免运营成本上升,保障企业长期稳定运行。这种做法体现出苹果在复杂政策环境下的战略考量,也反映出其对不确定性风险的规避态度。在当前全球监管趋严的背景下,这种“低姿态”或许正是维持企业灵活性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尽管特朗普曾多次公开表示希望看到“美国制造的iPhone”,但现实情况是,要重建一条完整的本土制造链条,不仅成本高昂,还面临技术、人才和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挑战。自2010年代以来,苹果公司已多次尝试在美小规模生产Mac产品,但至今尚未将这一模式扩展到iPhone上。iPhone作为全球供应链协作的产物,其制造体系难以轻易转移。
这意味着,即将在9月推出的iPhone 17系列,仍将由美国以外的海外工厂进行组装。如果没有重大的政策推动或技术革新,短期内全面实现“美国制造”的iPhone仍难以达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749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