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续费风波:用户投诉终获广电总局支持,成功争取全额退款!
4月23日消息,“河北广电”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关于“双治理”投诉机制的典型案例。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位河北邯郸的互联网电视用户在今年1月参与了一项“1元畅享7天会员,后续每月35元自动续订”的优惠活动,购买了某品牌的电视影视服务。然而,由于用户对自动续订规则的忽视,在收到自动续约提醒短信后未能及时取消续订服务,最终被扣除了35元的续订费用。 这类事件其实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智能设备与订阅经济的普及,“自动续订”逐渐成为商家吸引用户的常见手段。这种模式本身并无问题,但如果缺乏清晰的告知流程或醒目的提示,就容易让用户陷入被动消费的困境。尤其对于一些不常关注账单细节的消费者来说,几十块钱的扣款可能只是小数目,却折射出平台在用户体验上的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不少平台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尝试通过优化界面设计、增加确认环节等方式减少误操作的发生。但从长远来看,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用户权益保护,仍是需要各方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毕竟,只有建立更加透明、公平的服务机制,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此后,用户请求停止续订服务并申请退款,广电总局投诉受理中心在接到相关反馈后,随即联系华数进行核实与处理。
经核,用户在2024年12月通过电视端扫码参加会员活动,并在二次确认时开启了自动续订功能。之后,由于收到会员到期续订的短信通知后未及时处理,导致系统自动扣除了35元费用。
根据后台数据显示,在扣费周期内并未发现会员有实际使用记录。此扣款情况是由于用户未主动取消自动续费协议所引起。之后,华数积极协助用户取消了续订服务,并对当次续订费用进行了全额退款。
广电总局近期发出提示,若用户在自动续费问题上遇到困扰,可与当地运营商沟通,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同时,公众如需反映相关问题,也可通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投诉渠道与其取得联系,总局承诺会迅速介入,积极协调,以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这一举措体现了监管部门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高度重视。随着数字服务的普及,自动续费已成为许多用户日常消费的一部分,但由此引发的争议也不少。因此,建立一个畅通无阻的反馈机制至关重要。广电总局此举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明确的维权路径,也向相关企业传递了加强自律、提升服务质量的信号。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措施出台,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安心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2100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