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内存极限:三星加速迈向HBM3E与HBM4新时代
4月24日消息显示,据相关报道,由于1y和1z工艺的8Gb DDR4产品逐步停止生产,三星也计划结束其HBM2E的制造,目前正处于最后的采购阶段,未来将重心转移至HBM3E和HBM4的研发与生产。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以及个人电脑对高速内存需求的迅速增加,HBM内存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但三星在HBM产品开发和销售上一直落后于SK海力士和美光,为了更好地与竞争对手抗衡,三星需要加快技术迭代,将资源集中到新一代产品上。
除了三星外,其他内存巨头也在调整产品线。美光已告知客户,计划停止生产用于服务器的DDR4内存模块;同时,有消息称SK海力士也将减少DDR4的产量,将其生产比重降至20%。
此外,中国内存厂商的快速崛起正在对三星等国际巨头形成挑战。据相关报道,由于中国厂商采取了较为激进的定价策略,2023年至2024年的内存价格大幅下滑,降幅超过了60%。这一变化不仅重塑了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竞争格局,也给行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看来,中国厂商的这种定价策略既是机遇也是风险。从积极的角度看,它加速了存储芯片的普及,降低了企业和消费者的使用成本,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动力。然而,过低的价格可能引发市场失衡,甚至导致部分企业因无法承受价格战而退出竞争。此外,长期来看,过度依赖低价竞争可能会削弱技术创新的动力,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在保持竞争力的同时注重技术突破,是中国内存厂商需要深思的问题。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方应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长鑫存储已开始量产16纳米DDR5芯片,并计划于2025年将月产能提升至18万片晶圆。公司目标是在2026年进入LPDDR5和车用DRAM市场,而进军HBM领域也仅仅是时间上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559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