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战鹰降临!歼-15总师揭秘未来舰载机革命性进化
7月8日,据最新消息,歼-15与歼-35战斗机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孙聪表示,他的心愿是能够像制造手机一样来设计和制造飞机(战斗机)。
孙聪在题为《战斗机发展的思考》的演讲中提到:“目前我们的研制周期仍然过长,这给飞机研发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能不能像制造手机一样快速地制造飞机,是我们未来的一个梦想。”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战斗机作为高技术、高复杂度的装备,其研发周期确实远高于消费电子产品。然而,随着数字化设计、模块化生产和智能制造技术的进步,逐步缩短研发周期已成为可能。将“造手机”的效率引入战斗机研发,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传统研发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这种转变或将推动航空工业进入一个更加高效、灵活的新阶段。
这位设计师表示:“我们要像手机一样造飞机,也就是实现软件化,把平台和功能分开设计。当平台发生变化时,只需更换或添加功能,就能推出新的产品。目前研发一架飞机需要15到20年,而如果竞争对手能在5年内推出新机型,那么我们20年的研发周期很快就会落后。” 在当前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传统航空工业的研发模式确实面临挑战。将“平台+模块”的理念引入飞机设计,有助于提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使产品更适应市场变化。这种思路不仅适用于手机行业,在高端制造领域同样具有借鉴意义。不过,飞机作为复杂度极高的系统,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远高于消费电子,因此在推进这种变革时,仍需谨慎平衡创新与稳定之间的关系。
当被问及“未来战斗机可能会走向无人化体系作战,AI是否也能应用于战斗机?”时,孙聪明确表示,这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在孙聪看来,歼-15注重能量机动性能,强调武器的高效运用;而歼-35则更侧重信息化能力,追求从探测、攻击到撤离全过程的快速反应。
孙聪还表示,随着科技实力的提升,未来我国舰载机将愈发智能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15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