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DDR6内存引爆手机AI新纪元
7月10日,JEDEC固态技术协会于7月9日发布JESD209-6标准,即最新的低功耗双倍数据速率6(LPDDR6)规范。JESD209-6旨在大幅提升包括移动设备和人工智能在内的多种应用场景中的内存速度与能效。JEDEC表示,新版JESD209-6 LPDDR6标准代表了内存技术的重要进展,在性能、能耗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为支持人工智能应用及其他高性能计算任务,LPDDR6引入了双子通道架构,在维持32字节小粒度访问的同时,提供了更灵活的操作方式。此外,LPDDR6的主要特性还包括:
每片芯片包含2个子通道,每个子通道配备12条数据信号线(DQs),以此提升通道性能。
每个子通道配备4条命令/地址(CA)信号,通过优化设计减少焊球数量,同时提升数据访问速度。
静态效率模式的设计,旨在支持更大容量的内存配置,并进一步提升存储体资源的使用效率。这一技术方向有助于优化系统性能,在面对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时,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硬件资源。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如何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已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
灵活的数据访问机制,支持实时突发长度控制,能够实现32字节和64字节的访问模式。这种设计在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和数据传输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尤其适用于对时延敏感的应用场景。从技术角度看,这一功能的实现不仅体现了硬件设计的灵活性,也为软件层面的优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当前高速数据处理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这样的技术特性无疑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
动态写入 NT-ODT(非目标片上终端),使内存能根据工作负载需求调整 ODT,提升信号完整性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效需求,与LPDDR5相比,LPDDR6采用了更低的工作电压和低功耗的VDD2供电方案,并强制要求VDD2采用双电源设计。其他节能特性包括:
采用交替时钟命令输入,提升性能与效率
低功耗动态电压频率调节(DVFSL)技术,在设备以较低频率运行时,会相应降低VDD2电压,从而有效减少整体功耗。这一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设备在低负载状态下的能效表现,对延长电池寿命和降低能耗具有积极意义。从实际应用角度看,这种动态调整机制不仅体现了硬件设计的智能化趋势,也反映了当前电子设备在性能与功耗之间寻求平衡的必要性。
在低功耗、低带宽的应用场景中,动态效率模式采用单子通道接口以提升系统性能。这种设计在保证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能耗和数据传输的压力,适用于对资源敏感的设备或环境。通过优化接口结构,不仅提升了系统的响应速度,也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这一技术路径体现了在有限条件下实现高效运作的创新思路,为未来物联网及边缘计算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支持部分自刷新和主动刷新,降低刷新功耗
相较于上一版本标准,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进行了多项优化和提升,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防护能力。这些改进不仅体现了技术层面的深化,也反映出对用户需求和使用环境的更深入考量。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安全与可靠已成为衡量标准的重要指标,此次调整无疑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
每行激活计数(PRAC),支持 DRAM 数据完整性
定义隔离内存模式,通过为关键任务分配独立的内存区域,从而增强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支持可编程链路保护方案和片上纠错码(ECC)
能够支持命令/地址(CA)奇偶校验、错误清理以及内存内置自测试(MBIST),这些功能有效提升了系统的错误检测能力与整体可靠性,为数据安全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在当前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硬件层面的错误检测机制显得尤为重要。CA奇偶校验和MBIST等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问题,还能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减少因内存错误导致的故障风险。这种对可靠性的持续强化,对于提升整体系统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74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