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ers理事会注入新生力量,共筑开源AI生态新未来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在上海隆重开幕。在“智算技术创新与行业实践”论坛上,魔乐社区Modelers理事会第二批成员单位发布仪式顺利举行,这一事件标志着魔乐社区在推动开放、协同与创新的人工智能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此次发布仪式不仅是对参与单位实力的认可,也体现了人工智能领域合作的重要性。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只有通过多方协作,才能更好地应对行业挑战,实现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魔乐社区的这一举措,无疑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次新增的理事会成员单位共有14家,涵盖宝德计算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九章云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面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奇点星宇科技有限公司、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LLaMAFactory、四川华鲲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壁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武桐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天数智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深圳市迅龙软件有限公司、深圳元始智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均按照企业名称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
自成立以来,魔乐社区始终致力于通过开源协作的方式,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理事会作为魔乐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引领社区发展方向、协调各方资源、推动生态建设的重要使命。理事会下设治理委员会、建设委员会、运营委员会、秘书处及特别兴趣小组(SIG)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分工明确、协同合作,形成了高效有序的运作机制。各理事单位共同参与社区建设,通过技术共享、资源协同和生态共建,加速AI技术的应用与落地。
魔乐社区理事会第二批成员的加入,不仅是对团队规模的扩充,更标志着“芯片-算力-模型-工具-场景”的全链路实现贯通,成为推动开源生态从“技术聚合”迈向“价值共创”的重要一步。早期的开源生态更多是将分散的技术和资源进行集中,但随着AI技术的不断演进以及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单纯的技术聚集已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深层次需求。当前,生态建设的核心正逐步转向“合纵连横”,即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协作与协同创新,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产业价值,从而释放更大的发展潜能。
在同日下午的2025WAIC“共赢金砖”论坛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倡议圆桌上,魔乐社区负责人李宝龙与行业专家围绕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如何让AI技术红利跨越地域和资源限制,真正实现普惠发展?如何打通产学研用链条,推动创新资源高效流动?在这一领域,魔乐社区通过开源协作的方式,推动Qwen、DeepSeek等开源模型与多语种语料的结合,实现模型的本地化,使AI技术在非英语地区从“能用”升级为“好用”。除了技术的分发,魔乐社区正致力于将开源人工智能带入协作阶段。社区已尝试进行模型推理适配的协作,汇聚全球开发者、国产算力厂商及科研机构的力量,共同应对国产化适配难题。这种“众人拾柴”的合作模式,促使技术创新从单点突破转向群体协同,通过协作加快技术进步与成果落地。
开源已经成为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力量。在开源协作的实践中,各方共同参与,通过技术协同探索人工智能的前沿领域,借助场景共创不断拓展AI的应用范围。在共同促进生态繁荣的过程中,也为全球AI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我认为,开源不仅是一种技术模式,更是一种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它打破了传统的研发壁垒,让全球开发者能够在一个公平、透明的平台上交流与合作。这种开放性极大地加速了技术迭代与应用落地,尤其在人工智能这一高度依赖数据与算法的领域,开源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和机构加入开源生态,AI的发展将更加多元、高效,并为社会带来更多实际价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9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