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天眼,探索宇宙新视界
7月20日,贵州射电天文台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在天文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科研项目攻关以及战略性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推动天文科技与ICT技术的融合创新。 此次合作标志着在科技创新与应用落地之间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天文研究对计算能力、数据处理和通信技术的要求日益提高,而华为在ICT领域的技术积累为天文观测和数据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撑。这种跨领域的协作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天文领域的科研实力,也为未来更多科技融合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合作模式。
根据官方新闻稿,双方将依托贵州射电天文台在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等领域的领先科研实力,结合华为在网络安全、数据存储、人工智能及信息通信技术(ICT)等方面的全栈技术优势,重点在天文科学人工智能技术、FAST海量数据工程以及科学计算生态共建三个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此次合作体现了科研机构与科技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积极方向。在当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基础科学研究,有助于提升科研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推动天文领域取得更多突破。同时,这也为未来构建更加开放、高效的科学计算生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签约仪式后,华为代表团实地走访了被称作“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自2016年建成启用以来,FAST已探测到超过1000颗脉冲星,显著推动了人类对宇宙极端物理现象的认识。贵州射电天文台负责人表示:“FAST的科研潜力亟需数字技术的助力,华为在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算法等方面的创新,将为天文数据的高效处理与存储提供重要支持。”
华为官方称,此次框架合作协议的成功签署,标志着我国天文科技与ICT技术的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也是华为在推动教育科研领域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未来,华为将继续凭借在算力、人工智能、数据存储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为科研机构提供更加创新的解决方案,加速科研模式的变革,为教育科研领域持续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1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