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推出本地AI新引擎,Windows用户秒变算力中心
8月7日,据当地消息,6日微软宣布通过WindowsAIFoundry平台,向Windows 11用户开放OpenAI最新推出的免费开源大模型gpt-oss-20b。借助该平台,用户可直接在本地电脑上使用AI功能、API及多种热门开源模型。
微软在博客中提到,GPT-OSS-20B模型体积轻量,擅长工具操作,特别适合执行代码或调用外部工具等任务。该模型能够在多种Windows设备上高效运行,未来还将扩展支持更多硬件平台。即便在带宽受限的环境下,它也十分适用于构建自主AI助手,或是将AI技术融入日常的工作流程中。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轻量化且功能强大的模型为更多用户提供了便利,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能够有效降低部署门槛。同时,其对工具调用的支持也表明了AI正逐步向更实用、更贴近实际应用场景的方向发展。
据外媒TechCrunch报道,OpenAI本周二发布了一款名为gpt-oss-20b的模型,该模型可在配备至少16GB显存的消费级PC或笔记本上运行,这一硬件要求通常适用于英伟达或Radeon的主流显卡。OpenAI表示,该模型通过高强度计算资源的强化学习方法进行训练,能够高效支持AI智能体以及调用工具(如网页搜索或执行Python代码)等“思维链式”任务。
不过,作为OpenAI的“最小”开源模型,gpt-oss-20b仅支持文本输入,无法像OpenAI其他模型那样处理或生成图像与音频。这一特性使其在应用场景上相对受限,但也反映出开源模型在功能全面性上的权衡。对于开发者和研究者而言,这种专注文本的能力或许更易于部署和优化,尤其在需要高效处理文字任务的场景中更具优势。不过,随着多模态技术的发展,未来是否会对这类模型进行扩展,仍值得持续关注。
OpenAI指出,该模型存在较高的“幻觉”现象:在公司内部用于评估人物知识准确性的PersonQA测试中,gpt-oss-20b的回答中有53%出现事实错误。 这一数据反映出当前大型语言模型在事实准确性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尽管模型在生成文本和语言理解上表现出色,但在涉及具体事实的判断和验证时,仍容易产生偏差或错误信息。这不仅影响了模型的可信度,也对实际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依赖此类模型进行信息处理的机构和个人而言,必须保持审慎态度,结合其他可靠来源进行交叉验证,以避免因错误信息而引发误导或风险。
微软表示,未来,该模型计划逐步引入macOS及其他更多设备,但具体平台名称尚未公布。同时,微软也在Azure AI Foundry平台上提供gpt-oss-20b和此前的gpt-oss-120b两款模型,目前这两款模型也已登陆Amazon的AWS平台。 从目前的布局来看,微软正持续扩大其大模型在不同平台上的覆盖范围,显示出对跨设备、多云生态的重视。这种策略有助于提升模型的可用性和用户触达率,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在AI技术落地方面的积极态度。不过,对于更多平台的引入细节仍需进一步关注官方信息。
相关阅读:
《OpenAI 推出两款开源模型 gpt-oss-120b / 20b,性能逼近 o4-mini/o3-mini》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89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