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变身体积怪兽!近700MB背后的秘密揭晓
1月22日更新,微信不知不觉已走过14个年头,这一全民级应用也间接促进了手机存储空间的扩展。
昨日,微信官方通过微信派视频号发布了微信的第一行代码,以此来庆祝微信的十四岁生日(微信最早于2011年1月21日在iOS平台上推出测试版)。
在过去的14年间,微信最显著的变化依然是其体积。从最初的仅457KB开始,如今其安装包已经膨胀至大约700MB。
随着微信体积不断增大,其对手机存储空间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已成为用户频繁抱怨的问题之一。不少网友纷纷呼吁,长此以往,即使是1TB的手机也可能不够用。我自己就遇到了这种情况,现在微信已经占用了接近180GB的空间,几乎占到了手机总内存的三分之一。 这种现象引发了我对移动应用设计趋势的一些思考。一方面,微信作为一款功能丰富的社交软件,在提供多样化服务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自身的体积。然而,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如此庞大的占用空间无疑给日常使用带来了不便。如何在功能性和存储效率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了开发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够优化内部结构,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占用,让用户体验更加流畅。
之前有博主进行过分析,微信1.0版本仅用了199个文件就实现了核心的聊天功能,而到了8.0.24版,文件数量增加到了12639个,现在可能更多了。这也难怪他会调侃说,“新版微信里有98%的文件可能是冗余的”。
此外,文件夹中的各类资源存储路径十分混乱,assets文件夹里存放着音频文件,而在assets/sound目录下也包含着音频文件。由于不同的开发人员负责不同功能模块的开发,并且在完成之后直接拼接在一起,因此没有进行有效的分类和整合。相比之下,初代微信系统并未使用assets文件夹,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系统资源。
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860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