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创意涉嫌抄袭,电视剧命运悬而未决
1月23日消息,爱奇艺热播剧《漂白》近日卷入了抄袭争议。1月20日,微信公众号“猛哥”发布文章指出,《漂白》涉嫌抄袭其于2012年在南方都市报上发表的深度调查报道《漂白》。针对这一指控,该剧编剧陈枰已经与“猛哥”进行了公开回应和辩论。
剧集《漂白》 官方已于昨日晚发布声明,原文如下:
近期,“《漂白》原著小说涉嫌抄袭”的系列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对此事高度重视,并作出以下声明: 我们注意到,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漂白》这部作品被指抄袭的消息迅速在公众中传播开来。这不仅对原作者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版权保护与文学创作自由之间关系的深入讨论。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呼吁相关方能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调查,确保任何指控都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同时也要尊重原作者的合法权益,避免无端指责影响其声誉。希望此事件能促使整个行业更加重视版权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公平的创作环境。
一、电视剧《漂白》剧组正密切关注并了解原著小说涉嫌抄袭事件的最新进展。我们呼吁并积极推动各方通过多种途径,包括法律手段,进行充分沟通,以期妥善解决问题。对于任何恶意攻击和诽谤剧集的行为,我们将采取法律行动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二、电视剧《漂白》的版权购自陈枰女士所著的同名小说,并委托她进行剧本改编。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陈枰女士需确保小说和剧本内容合法合规,且不侵犯第三方权益。如因上述问题产生任何争议或纠纷,陈枰女士将承担相应责任。
三、我们深刻认识到,尊重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作,我们始终秉持这一理念,充分尊重每一位创作者的辛勤付出,积极营造和维护一个健康有序的版权环境。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对原创者的肯定和支持,更是促进社会创新与进步的重要基石。因此,我们应更加坚定地支持和倡导知识产权保护,确保每位创作者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共同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公平公正的文化创意生态。 通过这样的努力,不仅能够激发更多人的创作热情,还能有效遏制侵权行为的发生,为整个社会的文化繁荣注入持久的动力。
最后,感谢每一位关心《漂白》的观众,你们对作品的喜爱是我们奋斗的动力。
注意到,今日,编剧陈枰再次发表声明,详细说明了事件的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吉林9.11特大抢劫碎尸案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真实事件,不属于虚构的故事或个人创作,而是公开领域内的事实。
2017 年,我对写这个题材的电影剧本有兴趣,下去深入进行案件采访。我采访了吉林市公安局原刑警队长袁韧,他向我详细讲述了当时发现下水道碎尸的整个过程,以及他如何紧追罪犯,总差那么一步。他讲因为经费和警力不够,案件就此搁浅。之后,我采访了哈尔滨市公安局许建国局长,在他那里做了详尽的访谈。接待我的是当时 9.11 专案组的孙文明老师。我还被安排采访了杨树彬刑满释放的弟弟,了解了当时的具体情况。我的每一个采访对象都提到了“身份漂白”一词,这是专案组对犯罪分子隐身特征的显著认知。“漂白”一词当然不是前记者王猛的独创。最终,哈尔滨公安局根据杨树彬弟弟住院的蛛丝马迹,在清网行动中摸排到这伙罪犯分子,立即启程去包头抓捕,整个过程 9.11 专案组的同志讲得非常详实。
我根据第一手采访情况创作的小说《漂白》出版后,第一时间就给许局长、袁韧老师和孙老师都寄送了书。电视剧《漂白》播出,9.11 专案组的孙老师看后给我发微信说:“您来采访时,我们专案资料毫无保留地给你们提供。为整个剧情提供了很真实的参考,我看了一下,没有杜撰,特别真实,符合实际。”
我的小说、电视剧《漂白》与他人深度报道的最大区别是:彭兆林这个主人公,是我把刑警队长袁韧和公安局长许建国,捏合在一起塑造出来的角色形象;我独创了甄珍这个人物形象;创作了四个罪犯复杂的人物关系与情节串联,这是小说的魂,与他人报道无关,更遑论原创表达的实质性相似。公有领域公共题材,你做你的采访报道,我基于我的一手资料写我的小说,何来的抄袭?
我已多次阐明具体情况,现郑重警告前记者不要在网上蹭《漂白》剧的热度和流量,更不要对他人进行恶意揣测和人身攻击。如果你认为小说《漂白》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立即采取法律手段维权。否则,本人将依法委托律师提起著作权确认不侵权之诉。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舆论也不能随意造谣。恳请司法机关保护创作者的清白与名誉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462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