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年货传统,文博好物引领抖音电商新风潮
为迎接我国首个“非遗版春节”,抖音联合中国文物报社及全国50家博物馆推出了“文创年货节·在博物馆扭动起来”系列活动。通过优质的短视频和直播内容,不仅让观众深入了解了文物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其文化内涵,还进一步推动了博物馆文创产品和地方特色的推广。知名主持人如王芳、李晨nic,以及新东方直播间和与辉同行等百余名达人,纷纷走进各大博物馆,开展现场直播,分享文博知识,并助力销售各类文创产品。 这一创新活动不仅丰富了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也使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博物馆的结合,这种形式有效地拉近了公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市场开拓提供了新的思路。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文化遗产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博事业和年俗文化的迅速发展,逛博物馆已成为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春节期间的新选择。“博物馆里过大年”、“博物馆里买年货”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新年俗。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生产与消费活动,不仅为春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使得博物馆这一公共文化空间更加活跃和多元化。 博物馆作为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在社会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面向全社会进行历史文化普及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提供深层次、高品位文化旅游服务的关键基础设施。随着公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博物馆的角色也在不断演变,从单纯的展览机构逐渐转变为集文化体验、教育推广和文创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中心。 这种趋势表明,现代博物馆正通过创新的方式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未来博物馆能够继续探索更多元化的形式和内容,让文化遗产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
日前,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举办2025年“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优化预约参观流程,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这包括利用云展览、云教育、云直播等手段,扩大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使公众能够在家就能观赏展览,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此次抖音与多家博物馆合作推出的“文创年货节”系列活动,正是积极参与“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的一种创新方式。
春节期间“去博物馆逛逛”,体现了公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新年俗,彰显了传统年俗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活力。新型电商携手博物馆,越来越多博物馆和文创商家入驻电商平台,打破传统的线上单一传播模式,借助短视频和直播传播文博知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4抖音博物馆年度数据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抖音上认证为政务号和机构号的博物馆已有856家,同比增长17%,去年这些博物馆抖音账号累计播放量达9.8亿,同比增长6.5%。
今年“文创年货节”活动中,销售额超百万的商家数量同比增长70%,文创节庆类产品日均销售额环比增长435%,文创冰箱贴销售额同比增长586%。其中,故宫大吉宫灯冰箱贴、孝端皇后凤冠冰箱贴、甘肃省博物馆麻辣烫玩偶等文创产品广受欢迎。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抖音电商在推动文博文创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优质的线上内容传播,不仅促进了文博文创产品的销售,还显著增强了年轻消费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更鲜活、更年轻的业态模式下,头部电商达人深度参与,消费和供给规模不断扩大,“种草”、直播声量更高,这使得文创好物和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更加深入地走进年轻人的心中。这种趋势不仅有助于提升文博文创行业的市场活力,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当新兴电商与博物馆相遇时,文物在博物馆内“舞动”起来,文创产品在市场上“热销”起来,文博文创行业与平台经济都展现出了更大的发展潜力。各地应秉持开放共享的原则,积极扩大社会参与度,通过跨界合作及互联网传播等手段,推动博物馆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促进博物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以今年的“文创年货节”和“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为契机,电商平台应有目标地增加资源投入,吸引更多博物馆和文创商家加入,助力优质文创产品不仅“破圈”,还能持续热销,以充分满足用户的文化需求。文/郭海英
来源:北京青年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230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