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片梦碎:Sora与好莱坞擦肩而过
2月5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当传统媒体行业纷纷尝试通过人工智能(AI)实现盈利时,好莱坞的态度却显得尤为谨慎。虽然报业通过内容授权获得了丰厚收益,音乐行业也通过法律手段保护了自己的权益,但电影巨头们对于与AI公司的合作依然持保留态度。 这种差异化的应对策略反映了不同行业在面对新技术时的心态。传统媒体行业的快速反应表明它们愿意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来提升盈利能力,而好莱坞的谨慎则显示出他们对新技术带来的潜在风险和挑战有着更深层次的担忧。或许,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好莱坞最终也会找到合适的方式融入这一波AI浪潮。
知情人士透露,OpenAI近半年来一直在与迪士尼、环球影业、华纳兄弟等顶级制片厂接触,积极推介其视频生成工具Sora的商业潜力。他们甚至提议为个别电影量身定制AI系统,但至今尚未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合作协议。好莱坞对此持谨慎态度,一方面担忧核心技术数据可能落入科技巨头之手,另一方面也害怕触怒那些因为AI问题而发起罢工的编剧和演员工会。 这种状况反映出当前影视行业与科技行业的融合仍面临诸多挑战。尽管AI技术在创意产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维护创作者权益之间的关系,仍然是需要各方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也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模式,既能促进创新,又能保障所有参与者的利益。
2023 年持续数月的编剧演员双罢工余波未平,影视从业者至今仍在敦促制片方加强对科技公司的监管。OpenAI 首席执行官阿尔特曼虽亲自带队赴好莱坞路演,向各大片商展示 Sora 如何将文字转化为逼真视频,但行业反应颇为谨慎。
导演本·阿弗莱克去年曾预言,AI将取代电影制作中“费时费力却缺乏创意”的环节,但他强调这不会威胁到真正的艺术创作。这种态度折射出好莱坞的复杂心态:一方面承认AI能显著降低动画特效成本,另一方面又警惕科技巨头可能重演Netflix和YouTube曾经分流用户的情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在电影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还能节省大量资源。然而,对于好莱坞来说,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传统艺术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AI带来的自动化可能会改变电影制作流程,但是否真的能够取代人类在创意方面的核心地位,仍然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据了解,狮门影业目前是唯一一家“吃螃蟹”的制片公司,该公司去年与AI初创企业Runway合作,利用自己的影视库训练专用模型。副董事长迈克尔·伯恩斯表示,已经有导演开始在前期分镜头和后期制作中应用AI技术。不过,大型电影公司似乎并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招牌IP。迪士尼和华纳兄弟正在讨论的定制方案明确指出,训练出的AI模型只能用于内部,严格禁止普通用户生成包含白雪公主、蝙蝠侠等经典角色的视频。 (2025年02月)
授权老旧影片库给OpenAI是另一个可能的选择,这不仅能带来数千万美元的收入,还能规避版权争议。然而,此类谈判目前仍处于初步阶段,并且面临核心障碍:如何向应得分成的创作者分配由AI产生的收益?在双方未能探索出双赢的商业模式之前,这场科技界与娱乐界的结合恐怕还需经历漫长的磨合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212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