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传统清洁方式: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G30 Space探索版引领家居清洁新革命
2月16日,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G30Space探索版现已推出,其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全球首发的5轴折叠仿生机械臂,不仅能够自动检测并清除可移动的障碍物,例如纸团和袜子等,确保这些障碍物周围及下方区域的清洁,还具备智能整理功能,可以有序收纳散落的物品,从而让扫地机器人从单纯的地面清洁扩展到空间整理的功能。
石头G30Space探索版配备的“机械臂”采用了5轴折叠结构,机身及机械臂组件内嵌6个电机,能够达到整机六自由度的运动效果。
这款机械手在非工作状态下可以完全折叠并收纳于机器内部,确保了机身顶部的平整无瑕。即便集成了机械手,其机身厚度依旧保持在7.98厘米的极致轻薄水平。 这种设计不仅展现了工程师们的创新思维,还巧妙地平衡了功能性和美观性的需求。通过将机械手集成到如此纤薄的设备中,产品既具备了实用的操作能力,又不失优雅的外观,这无疑为同类产品的设计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这样的创新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展示了科技与美学结合的可能性。
仿生机械手的末端配备了一枚高清摄像头,使得在执行取物任务时,用户能够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实时查看摄像头捕捉到的画面。这种设计不仅大大提高了操作的精准度,还为使用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反馈。无论是在精密的工业装配还是在复杂的手术环境中,这样的功能都极大地提升了工作的效率与安全性。 这种创新技术的应用前景令人兴奋。它不仅展示了科技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还预示着未来人机交互方式的变革。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类似的技术革新,它们将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在避障方面,石头G30Space采用了创新的传感器配置,包括3组ToF传感器和2个RGB摄像头,再加上竖线结构光技术,总共使用了4个光源发射器。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感知能力,还使得它能够识别多达26类108种不同的物体类型。此外,石头G30Space还具备拍照学习功能,能够根据用户提供的新图像来扩展其物体识别种类。这一特性无疑大大增强了产品的适应性和实用性,让用户能够更轻松地应对各种场景,进一步推动了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
来到底部,石头G30Space同样具备底盘升降功能,借助多种传感器的融合检测技术,各个底盘升降模块可以独立驱动,从而实现最高4厘米的越障能力。
石头 G30 Space 的滚刷采用了胶毛一体往复式主动切割设计,在滚刷密集的梳齿内隐藏着刀片。当遇到地面上的毛发时,它会沿螺旋方向汇聚,并在中间刀片位置自动切割,直接吸入扫地机内部,有效防止毛发缠绕。
在拖布方面,石头 G30 Space 采用了双圆盘拖布设计,以 200 转 / 分钟的双旋速度擦地,支持伸缩和升降,还支持拖布的自动拆卸和安装。
基站方面,石头 G30 Space 的设计延续了 G 系列高端的设计语言,包括运用了大量的纯平、纯黑镜面设计,非常不克制,看起来是很高级、很考究。
基站下半部分,是尘盒盖,内隐藏了一次性尘袋和抗菌清洁液盒,其中,尘袋容量为 2.5L ,一般家庭 1 年只需换 6 次尘袋,采用 E12 级过滤材质,支持全链路抑菌。
回到机器本身,石头 G30 Space 顶部纯平无凸起,机身厚度仅 7.98cm,确保在低矮环境中也能顺畅通行。
存放机械手的区域采用镜面半透明设计,既有强烈的反光效果,又在特定角度下呈现出银色质感。同时,还能透过舱盖看到内部的机械臂,高级感依旧十足。
石头 G30 Space 基站支持主动式热水洗拖布功能,可利用 80℃高温热水对拖布进行深度清洁,高效去污并实现 99.99% 的杀菌率。清洗后的拖布再经 45℃热风均匀烘干,有效防止异味产生。
此外,该设备还支持采用液银离子和UVC光的技术实现全链路杀菌。清洁盘内部设有类似“雨刷”的设计,在启动时能像汽车雨刷一样有效地清除清洁盘底部及缝隙中的脏物。
在配件上,除了尘袋和清洁液之外,石头G30Space还额外配备了一个可折叠收纳桶。
其他方面,石头G30Space具备22000Pa的强大吸力,搭载RRmason12.0算法,能够实现全方位环境感知,从而自主规划最佳清扫路径。该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按键以及空间避障功能实现三重安全保障,不仅能在移动障碍物后继续清扫,还能拾取散落的物品,并支持360°高低双视角实时视频通话。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919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