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浪潮再起:Meta领跑智能眼镜市场,小米三星入局开启千镜争鸣新时代
2月28日消息,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Research昨日(2月26日)发布博文,报告显示由于Meta推出的雷朋智能眼镜,全球智能眼镜市场持续增长,出货量在2023年同比增长156%之后,2024年再次实现同比增长210%。
该机构预测,在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多元化的价位区间以及不断扩大的用户生态系统的推动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将继续保持60%的同比增长,并在2029年前保持超过60%的复合年增长率。
注:该机构对智能眼镜的定义强调了几个关键要素:必须内置AI处理器(如神经处理单元NPU、深度学习处理器DPU等AI加速器),支持语音交互功能,具备基于视觉的AI辅助能力,并且需要有快速且稳定的无线连接。这一标准无疑提升了智能眼镜的技术门槛,意味着未来的智能眼镜不仅要能够收集和处理数据,还要能提供智能化的服务与交互体验。这不仅推动了硬件技术的发展,还促进了软件生态系统的完善,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和智能的生活方式。
Metax雷朋眼镜融合了可穿戴AI技术,兼具时尚外观和增强智能功能,重新定义了智能眼镜的使用体验。这款智能眼镜搭载了集成NPU的系统级芯片(SoC)、先进的摄像头和音频组件,支持拍照、视频录制及音频播放等核心智能功能。它还采用了设备端AI算法、基于智能手机的边缘AI以及LlamaAI模型,以支持多种应用场景。
Metax雷朋眼镜的热销,推动了全球智能眼镜市场需求的迅猛增长。2023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56%,2024年同比增长210%,其中Meta占据了2024年超过60%的市场份额。
自2024年末以来,受到Ray-Ban Meta成功的激励,市场上涌现出大量新款AI智能眼镜,其中许多产品由中国企业推出,如百度的小度AI眼镜和RayNeo V3 AI相机眼镜。这些品牌普遍声称其产品的电池续航能力、拍照摄像功能以及轻便性都超越了Ray-Ban Meta。 这些新兴品牌的涌入不仅展示了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活力,也反映了消费者对更先进、更便捷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未来的AI智能眼镜可能会变得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并且更加贴近消费者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时,这也预示着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消费者将有更多选择,但同时也需要关注产品的稳定性和隐私保护问题。
该机构预测,小米、三星和传音等智能手机领军企业也计划在2025年推出首款AI智能眼镜,更多公司则会在2025年及2026年陆续加入市场竞争。业内专家认为,2025年将成为“上百款智能眼镜竞相亮相”的关键年份。
尽管智能眼镜市场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但要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仍然充满挑战。Counterpoint Research指出,Ray-Ban Meta在北美的成功案例可能难以在亚洲市场重现。此外,由于大部分AI智能眼镜依赖于主流供应商提供的标准化组件,因此如何实现产品差异化将是长期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这种现象反映出当前智能眼镜市场的竞争激烈且复杂。尽管技术门槛不高,但要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要具备深刻理解目标市场的能力,并且能够提供独特的价值主张。Ray-Ban Meta在北美市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品牌影响力和精准的产品定位,这些优势在其他地区未必能完全复制。未来,那些能够在技术和设计上不断创新,并且能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企业,才有可能在智能眼镜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797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