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助手新时代:华硕灵耀14闪耀登场
在追求高效与轻薄体验的时代,华硕灵耀14 2025以全新面貌惊艳亮相,极致轻薄、优雅的设计令人眼前一亮,其核心配置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成为移动办公人士和创意工作者的首选。它配备了英特尔酷睿 Ultra 处理器,强大的99TOPS算力让AI生产力显著提升。此外,华硕灵耀14 2025还拥有小硕AI助手、2.8K 120Hz OLED华硕好屏、32GB LPDDR5x 7467MT/s 高频内存等配置,全方位提高工作效率和创作体验,让每一次灵感涌现都能领先一步。
灵耀14 2025搭载的第二代英特尔酷睿Ultra 9 285H标压处理器,采用了先进的3nm工艺制程与低功耗岛架构设计,具备16核心16线程,显著提升了多任务处理的效率,无论是日常办公还是专业设计,都能提供强大的支持,确保用户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依然能够流畅操作。通过引入全新的英特尔线程调度器,该处理器能够智能地将简单任务分配给低功耗能效核心,从而实现卓越的能效比,大大延长了设备的电池寿命。 这种技术进步不仅标志着移动计算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加高效和持久的使用体验。随着处理器性能的不断提升,用户可以期待在未来的工作和娱乐活动中享受到更高的生产力和更长的续航时间,这对于需要长时间外出工作的专业人士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内置英特尔锐炫核显,配备8个Xe核心,其图形性能相比前代提升约15%。这款笔记本还搭载了专为AI加速设计的XMX AI引擎,使得CPU、GPU和NPU三大AI引擎共同作用,为平台提供了高达99 TOPS的AI算力,较上一代提升了2.5倍。这不仅在视频剪辑、图像处理方面表现出色,而且在执行各种AI任务时也能游刃有余,确保系统运行流畅无阻。无论是在创作还是办公场景下,灵耀14 2025都能提供强大的支持,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从技术角度来看,灵耀14 2025在AI算力方面的显著提升,表明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劲表现。这种进步不仅提升了用户在处理复杂图像和视频时的体验,也意味着该设备在未来的AI应用中有着更广泛的可能性。对于创作者和专业工作者来说,这款笔记本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实现更高的效率。
新增加的小硕智能助手采用端云一体化的大规模模型,支持智慧问答、文档摘要、AI识图和AI绘图等多种功能,即使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运行,从而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真正实现“AI生产力全开”。此外,该助手还具备电脑设置和软件控制功能,能够帮助用户快速调节屏幕亮度、音量,操控第三方软件及开关蓝牙等,使您的个人电脑更加智能化。
此外,灵耀14 2025配备了2.8K 120Hz OLED华硕好屏,覆盖100% P3广色域,提供10亿色彩显示、100万:1高对比度及600尼特峰值亮度,完全符合创作者对屏幕色彩显示的专业要求。它还搭载了一颗华硕AI摄像头,具备背景虚化、运动追踪、3DNR视频降噪等功能,并配有AI语音降噪,确保高质量的音视频会议体验,即使在移动办公时遇到嘈杂环境也能应对自如。此外,该设备还配备了32GB LPDDR5x 7467MT/s高频内存及1TB PCIe 4.0高速存储,显著提升了数据读取和传输速度,确保用户在处理大型文件时流畅无阻。
华硕灵耀14 2025凭借其仅1.19kg的轻盈机身和13.9mm的纤薄设计,无疑是移动办公的理想选择。无论是在出差途中、会议室里,还是在咖啡馆或高铁上,它都能迅速响应创作者的需求,成为一位可靠的随身助手。这款笔记本电脑内置了一块75Wh的大容量电池,可以支持长达18小时的使用时间,有效缓解了用户的电量焦虑。其丰富的接口配置,包括两个全功能雷电4接口(支持40Gbps高速传输和PD快充)、3.5mm音频接口、HDMI2.1 TMDS以及USB-A接口,使用户无需额外携带拓展坞即可享受全面的连接体验。此外,触控板上的虚拟数字键盘也重新回归,使得输入大量数字文本变得更加轻松便捷。 总的来说,华硕灵耀14 2025不仅在外形设计上做到了极致的轻薄便携,而且在性能配置和功能性方面也做出了显著提升。对于需要经常外出工作、追求效率与品质的商务人士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华硕灵耀14 2025搭载了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不仅在性能上表现出色,还凭借其高达99TOPS的算力,为AI创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显著提升了用户的生产力。对于那些寻求高效AI办公创作及极致轻薄便携体验的用户而言,这款笔记本电脑无疑是一款集美观与实力于一身的优选。日常售价为7499元,购买时可享受6期免息,并有机会通过晒单返现获得百元E卡。此外,在某些地区,还能额外领取国家补贴,最高可减免20%,最终到手价低至5999元,如此优惠机会不容错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166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