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光携手最新技术,夺目登顶DDR5内存领域
3月11日消息,美光(Micron)在今年2月向英特尔(Intel)和AMD等客户交付了1γ(gamma)DDR5样品,成为行业内率先实现这一突破的企业。
韩媒chosun昨日(3月10日)发布博文,报道指出美光在提交的样品中仅有一层采用了极紫外光刻(EUV)技术。据称,公司正考虑减少对EUV技术的依赖,以加快尖端DRAM的量产速度。 这一消息引发了业界对于半导体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的讨论。减少EUV技术的使用可能意味着美光在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的战略调整,这可能会对公司的产品竞争力产生影响。不过,这也可能是公司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寻求更高效量产方法的一种尝试。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EUV技术的应用范围是否会有所变化,仍需持续关注。
援引博文介绍,美光选择减少对 EUV 的依赖,转而更多采用成熟的氩氟浸没式光刻(ArFi)工艺。
据ASML的资料,下一代深紫外光刻(DUV)系统采用193纳米波长的氩氟激光,能够达到38纳米的特征尺寸;而极紫外光刻(EUV)使用13.5纳米波长的光源,精度更胜一筹,但其成本也相对较高。
美光表示,EUV 技术尚未完全稳定,因此仅在必要时使用,这一策略短期内可能提升量产速度,但长期来看,可能影响芯片的良率和性能。
与美光不同,三星和SK海力士在DRAM技术进步中更加倚重新兴的EUV技术。三星从2020年开始在其内存制造过程中使用EUV,并打算在第六代10纳米DRAM(1c)中运用超过五层的EUV。与此同时,SK海力士也在2021年引进了EUV设备,并计划在未来的1cDRAM产品中采取相似的技术路径。
尽管美光减少对EUV的使用可能在短期内降低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遇到技术瓶颈。业内专家表示,ArFi工艺需要更多的工序,这可能导致良品率降低。随着EUV层次的增加,特别是超过三层之后,技术难度将会显著提升。
相关阅读:
《美光宣布 1γ DRAM 内存开始出货:性能提升 15%,功耗降低 20% 以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260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