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泰RTX 5070:解锁2K/4K游戏新纪元的终极游戏利器
终于,PC玩家们期待已久的RTX5070系列终于亮相了。70后缀的显卡一直以提供较为均衡的游戏体验著称,但随着新游戏对显卡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许多老显卡在4K分辨率下的表现显得力不从心,这无疑刺激了不少玩家的升级欲望。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带来索泰GEFORCE RTX5070 12GB X-GAMING OC显卡的评测。这款显卡的性能提升是否能够满足高分辨率与高刷新率游戏的需求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这款显卡的发布正逢其时,不仅能满足目前主流游戏的需求,还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即将推出的游戏做好了准备。从技术参数上看,RTX5070凭借其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和更高的能效比,在应对4K分辨率下的高负载游戏时表现出色。同时,它也支持光线追踪和DLSS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游戏画质和流畅度。对于那些追求极致游戏体验的玩家来说,这款显卡无疑是目前市场上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选择。 总体而言,索泰GEFORCE RTX5070 12GB X-GAMING OC显卡的发布不仅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广大玩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游戏大作,这款显卡无疑能够提供更稳定、更流畅的游戏体验,值得期待。
为了充分发挥显卡的全部性能,我们搭建了如上图所示的硬件测试平台。从技术角度看,这样的配置无疑为高性能计算和图形处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样的设置,不仅可以提升游戏体验,还能有效支持复杂的图形设计和视频编辑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的技术环境下,选择合适的显卡以及优化系统配置对于达到最佳性能至关重要。此外,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持续关注硬件的发展趋势也将帮助用户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升级路径。 这样详细的配置介绍和分析不仅对专业用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也向普通消费者展示了如何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适合的硬件设备。这无疑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进步,因为它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高效、更用户友好的方向发展。
索泰XGAMINGOC系列显卡一直以来都以大胆的设计和潮流元素著称,上一代的RTX 40系XGAMINGOC显卡就采用了丰富的鲜艳配色与涂鸦风格。今年发布的索泰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显卡同样延续了这一特色。
索泰GEFORCERTX507012GBXGAMINGOC显卡正面的装甲区域运用了红绿相间涂鸦风格的设计,同时借助珠光变彩工艺,使得显卡在不同视角下展现出多样的色彩变化。装甲边缘经过了圆润倒角处理,进一步增强了显卡的立体视觉效果。
这款显卡的三风扇设计采用了纯白配色,轴柱部分点缀有浅灰色图案,注重整体视觉效果的协调性。在散热与内部结构方面,索泰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 显卡配备了冰芯2.0散热系统,其三把环形边缘风扇运用了高强度新型复合材质,并通过扇叶曲率优化,不仅提升了风量、风压以及垂直风穿透力,还确保了结构的稳固性并有效降低了运行噪音。
内部设计了经过优化的气流风道(贯穿式散热系统),配合镜面抛光工艺的散热底座,显著增强了散热性能。此外,该设备还配备了5根直径为6毫米的加厚高导热纯铜热管以及密集排列的散热鳍片,这些组件协同工作,有效提升了整体散热效率。 这种设计不仅确保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保持较低的工作温度,而且还有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采用高导热纯铜材料和精密加工的散热组件,表明制造商在提高产品性能和耐用性方面做出了重大努力。这无疑会吸引那些追求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用户群体。
显卡背板采用了高强度合金材料进行加固,纯白底面搭配红绿渐变的装饰图案和XGAMING的英文标志,依然极具辨识度。右侧设有一组不规则的进风开孔,有助于增加进风量。
尺寸方面,索泰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显卡的尺寸为320*125*53mm(包括挡片),重量大约在1.06kg左右。这款显卡在设计上显然考虑到了性能与体积之间的平衡,对于追求高性能同时又希望显卡不会过于占用空间的游戏玩家来说,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轻量化的设计也使得安装过程更为便捷,同时减少了长时间使用时对主板的压力。总体来看,这款显卡不仅满足了游戏性能的需求,同时也兼顾了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
从侧面看,显卡的正面装甲不仅覆盖了核心区域,还巧妙地延伸至侧面,形成了一种连贯的设计风格。一侧明显地印着“GEFORCE RTX”的标志,而另一侧则是会发光的ZOTAC Logo。据我观察,这款显卡在开机状态下,默认发出的是柔和的白色光芒。这种设计既美观又实用,不仅提升了产品的辨识度,还增强了其视觉效果。对于追求个性化和高性能的游戏玩家来说,这样的设计无疑是一个加分项。同时,这也展示了显卡制造商在兼顾功能性和美学设计方面的高超技艺。
不过这个灯光设计比较简单,适合不喜欢光污染的用户,如果想要展现这张卡的潮流设计,建议用户采用竖装显卡方式以露出正面装甲。
设备在侧面顶部中央位置设置了12V-6*2反扣式供电接口,并且为了便于插拔供电线,在背板上特别设计了独立开槽,极大提升了操作便捷性。
另一侧则拥有全新设计的 PCIe 5.0 金手指。
I/O接口面板依旧提供了3个DP2.1接口和1个HDMI2.1接口的配置,能够支持最高8K/165Hz的视频输出。
Blackwell 架构
RTX50系列显卡此次引入的Blackwell架构新增了神经网络渲染功能,其多单元流处理器(SM)在处理能力上有了显著提升,并采用了FlipMetering技术取代传统的CPUPacing。这一改进使得GPU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显示时间,力求使每帧画面的生成时间趋于一致,从而更好地满足DLSS多帧生成技术对稳定性要求。
第五代 Tensor 核心
第五代Tensor核心可以加速数据重排,并且新增了对FP4精度模型的支持。与第四代Tensor核心所支持的FP8精度模型相比,FP4模型的吞吐量提升了两倍;相较于FP16精度模型,FP4在显存使用上减少了一半,而GPU性能则提升了两倍。正是因为有了第五代Tensor核心的加持,DLSS4技术才能够顺利实现多帧生成功能。
第四代 RT 核心
在RTCore方面,我们优化了光线、路径与三角形相交的检测性能,使得大规模几何图形细节的光线追踪成为可能。根据新一代Blackwell架构的数据,在这方面的新架构比上一代提高了两倍的效率,同时相较于最初的Turing架构,效率更是达到了八倍的提升。此外,我们还加强了数据压缩技术,减少了显存占用,相比上一代产品,显存利用率提高了25%。不仅如此,光线追踪的效果也有了前所未有的细节提升。
配备 GDDR7 显存
Blackwell架构的GPU除了在技术层面持续优化外,还配备了全新的GDDR7显存。与GDDR6和GDDR6X不同,GDDR7采用了PAM3信号编码方式。这种机制每两个时钟周期可以传输3位数据,不仅更加节能,还能进一步提高带宽,其速度可达30Gbps。
RTX 5070 规格
索泰推出的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显卡,采用了最新的GB205-300核心以及TSMC 4N工艺制造。这款显卡配备了6144个CUDA核心、988个Tensor核心以及94个光追核心,性能表现相当强劲。 在我看来,这款显卡的发布无疑为高端游戏玩家和专业内容创作者带来了新的选择。从硬件参数来看,其强大的核心配置能够轻松应对主流游戏大作以及复杂的图形处理任务。尤其是对于光线追踪技术的支持,使得游戏画面更加逼真,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视觉体验。此外,TSMC 4N工艺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显卡的整体能效比,还进一步降低了功耗和发热,这对长时间高负载运行的场景尤为重要。总体而言,这是一款兼具高性能与高效能的产品,值得市场期待。
索泰的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显卡,其核心频率在2325MHz至2542MHz之间波动,这表明其性能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显存配置也进行了升级,从原先的版本提升到了12GB GDDR7规格,并且采用了192-bit的显存位宽,使得总带宽达到了惊人的672GB/s。这样的改进无疑为游戏玩家和专业图形处理用户提供了更为流畅和高效的工作体验。然而,这款显卡的TDP(热设计功耗)也相应提高到了250W,相较于前一代的RTX 4070提升了50W。虽然性能提升显著,但这也意味着用户可能需要准备一个更高效的电源供应器以及更好的散热系统来确保显卡稳定运行。
先看烤机,索泰 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 显卡在甜甜圈单烤 20 分钟后,GPU 功耗稳定在了 250W,GPU 主频为 2482MHz,而 GPU 温度为 68.2℃。
在3DMark Time Spy DX12基准测试中,索泰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显卡以22554分的成绩脱颖而出,相较英伟达RTX 4070的17392分,性能提升了近29.6%。这一成绩不仅展现了这款显卡强劲的游戏性能,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端显卡市场的竞争力。 从实际表现来看,索泰这款显卡的性能优势明显,尤其是在对硬件要求较高的现代游戏中,这种差距可能会带来更流畅的游戏体验。同时,考虑到性价比因素,对于预算充足的玩家来说,选择这样一款显卡或许能获得更高的回报率。当然,显卡市场变化迅速,消费者在选购时还需综合考虑品牌售后服务、功耗以及未来升级的可能性等因素,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总体而言,索泰RTX 5070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为玩家提供了新的高性能选项。
在 3D Mark Time Spy Extreme DX12 测试中,索泰 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 显卡得分达到了 10714 分,对比 RTX 4070 的 8261 分,提升幅度约 29.6%。
在 3DMark Portal Royal 实时光追测试中,索泰 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 显卡的综合分为 14181 分,对比 RTX 4070 的 11006 分,提升幅度达到了 28.8%。
在上述三项测试中,索泰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显卡的表现比上一代GeForce RTX 4070显卡高出25%以上。那么,在结合DLSS技术后,其游戏表现又会如何呢?接下来我们通过实测来验证一下。
GeForce RTX 5070 显卡在 4K 游戏中的表现是玩家们最为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的游戏测试部分仍将主要围绕 4K 分辨率进行。
1、《CS2》
在竞技游戏《CS2》中:
RTX 5070在4K分辨率和高画质设置下,游戏平均帧数达到213帧,1%Low帧数为93帧,平均延迟为12毫秒。
RTX 4070在4K分辨率和高画质设置下,游戏表现非常出色,平均帧数达到了162帧,确保了流畅的游戏体验。尽管如此,在极其苛刻的情况下,如遇到游戏中的复杂场景或大量物体时,1%Low帧数降到了85帧,但总体来说,这个数值仍然可以接受。另外,平均延迟仅为16毫秒,对于追求低延迟的电竞玩家来说,这样的表现无疑是非常吸引人的。 从整体来看,RTX 4070在面对4K高画质游戏时展现出了强大的性能,虽然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帧数下降的情况,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一款适合高端游戏玩家的选择。对于那些既希望享受顶级视觉效果,又期待流畅游戏体验的玩家而言,这款显卡无疑是理想之选。
索泰 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 显卡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31.4%,1% Low 帧提升 9.4%,平均延迟降低 25%。
RTX5070在2K分辨率高画质设置下,游戏平均帧数达到375帧,1%Low帧数为136帧,平均延迟为8毫秒;
RTX 4070 在 2K 分辨率 + 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269 帧,1% Low 帧 124 帧,平均延迟 11ms;
索泰GEFORCERTX507012GBXGAMINGOC显卡相比RTX4070显卡的平均帧数提升大约39.4%,1%Low帧提升9.6%,平均延迟减少28%。
2、《无限暖暖》
《无限暖暖》作为一款上市不到半年的端游,也支持了光线追踪和 DLSS,经过实测:
RTX 5070在4K分辨率下开启极致画质、光线追踪以及DLSS抗锯齿功能时,游戏的平均帧数可达85帧,而1%低帧率则为65帧。
RTX 4070在4K分辨率最高画质开启光追和DLSS抗锯齿的情况下,游戏平均帧数为66帧,1%Low帧数为57帧;
索泰 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 显卡相比 RTX 4070 显卡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28.7%,1% Low 帧提升 14%。
RTX 5070在2K分辨率下开启极致画质、光线追踪以及DLSS抗锯齿功能时,游戏平均帧数达到了127帧,而最低1%的帧数也维持在了108帧。这样的性能表现显示出该显卡在高负载游戏场景中的强大实力,能够为玩家提供流畅且高质量的游戏体验。特别是对于追求顶级视觉效果的玩家来说,这样的性能足以应对大部分现代游戏的需求,使得他们在享受精美画面的同时不必过于担心性能瓶颈。 从这个角度来看,RTX 5070不仅满足了当前游戏市场的需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期待,尤其是在光线追踪和DLSS技术的支持下,进一步提升了游戏的真实感与沉浸感。
RTX 4070 在 2K 分辨率 + 极致画质 + 开启光追 + DLSS 抗锯齿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02 帧,1% Low 帧 81 帧;
索泰 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 显卡相比 RTX 4070 显卡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24.5%,1% Low 帧提升 33.3%。
3、《古墓丽影:暗影》
《古墓丽影:《暗影》仅兼容初代DLSS技术,可被视为传统光栅化游戏的典型代表,经实际测试结果显示:
RTX 5070 在 4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98 帧,1% Low 帧 84 帧;
RTX 4070 在 4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78 帧,1% Low 帧 66 帧;
索泰 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 显卡相比 RTX 4070 显卡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25.6%,1% Low 帧提升 27.2%。
RTX 5070 在 2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89 帧,1% Low 帧 140 帧;
RTX 4070 在 2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48 帧,1% Low 帧 119 帧;
索泰 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 显卡相比 RTX 4070 显卡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27.7%,1% Low 帧提升 17.6%。
4、《极限竞速:地平线 5》
《极限竞速:地平线 5》游戏优化出色,但对显存的要求并不低,经过实测:
RTX 5070 在 4K 分辨率 + 极端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16 帧,1% Low 帧 100 帧;
RTX 4070 在 4K 分辨率 + 极端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91 帧,1% Low 帧 77 帧;
索泰 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 显卡相比 RTX 4070 显卡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27.4%,1% Low 帧提升 29.8%。
RTX 5070 在 2K 分辨率 + 极端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64 帧,1% Low 帧 136 帧;
RTX 4070 在 2K 分辨率 + 极端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27 帧,1% Low 帧 83 帧;
索泰 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 显卡相比 RTX 4070 显卡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29.1%,1% Low 帧提升 63.8%。
5、《荒野大镖客:救赎 2》
《荒野大镖客:救赎 2》在传统光栅游戏中,也是很吃性能的,经过实测:
RTX 5070 在 4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78 帧,1% Low 帧 61 帧;
RTX 4070 在 4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60 帧,1% Low 帧 55 帧;
索泰 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 显卡相比 RTX 4070 显卡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30%,1% Low 帧提升 10.9%。
RTX 5070 在 2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16 帧,1% Low 帧 78 帧;
RTX 4070 在 2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94 帧,1% Low 帧 73 帧;
索泰 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 显卡相比 RTX 4070 显卡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23.4%,1% Low 帧提升 6.8%。
6、《黑神话:悟空》
在“众生平等”代表之作《黑神话:悟空》中,开启全景光追后的显卡压力非常大。经过实测:
RTX 5070 在 4K 分辨率 + 超高画质 + 50% 超采样分辨率 + 高全景光追 + 帧生成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66 帧,1% Low 帧 55 帧;
RTX4070在4K分辨率超高画质并开启50%超采样及高全景光追的情况下,游戏平均帧数为52帧,1%Low帧数为45帧;
索泰 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 显卡相比 RTX 4070 显卡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26.9%,1% Low 帧提升 22.2%。
RTX 5070在2K分辨率下开启超高画质并使用50%超采样以及高全景光追设置时,游戏平均帧数达到103帧,而1%Low帧则为62帧。 这样的性能表现显示出RTX 5070在处理复杂图形需求时的强大能力,尤其是在高分辨率和光线追踪技术要求较高的环境下。对于追求极致画质体验的玩家来说,RTX 5070不仅能够提供流畅的游戏体验,还能在复杂场景中保持相对稳定的帧率,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这也表明,随着光线追踪技术的普及,显卡制造商需要不断优化其产品,以确保玩家能够享受到更加真实且流畅的游戏体验。
RTX 4070在2K分辨率、超高画质以及50%超采样分辨率设置下运行全景光追游戏时,平均帧数达到了79帧,而1%Low帧则稳定在52帧。 这样的性能表现对于追求高画质和光线追踪效果的玩家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消息。虽然在某些特别需要高性能计算的场景中,平均帧数和1%Low帧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整体来说,79帧的平均帧数足以保证流畅的游戏体验。特别是考虑到超采样分辨率会带来更清晰细腻的画面,这使得RTX 4070成为一款性价比很高的显卡选择。同时,52帧的1%Low帧数也表明即使在较为苛刻的情况下,显卡依然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性能输出。
索泰 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 显卡相比 RTX 4070 显卡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30.3%,1% Low 帧提升 19.2%。
可以看到,游戏部分索泰 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 显卡相比上代的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游戏的帧数提升在 20%-40% 这个区间内。在性能压力很大的《荒野大镖客:救赎 2》中,RTX 4070 的 4K 分辨率 1% Low 帧已经掉到了 60 以下,而在拥有全景光追选项的《黑神话:悟空》中,4K 分辨率平均帧在开了 DLSS 3 和帧生成都无法达到 60 帧,这些问题在 RTX 5070 上表现就好得多。
RTX50系列显卡在DLSS3的基础上引入了全新的帧生成技术,借助第五代Tensor核心的强劲性能,通过AI算法为每个渲染帧生成最多3个额外帧,从而显著提高游戏的FPS表现。
DLSS 4 配合全套 DLSS 技术,包括光线重建、超分辨率以及 DLAA 等功能,最多可实现传统图像渲染的 8 倍帧率。
多帧生成技术还可配合 NVIDIA Reflex 低延迟技术保持较低的游戏延迟,让游戏的操作和响应影响很小。Blackwell 显示引擎也在 DLSS 4 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提升其像素处理能力,让游戏在更高分辨率和刷新率下满足 DLSS 4 技术的要求,最高可提升 1 倍的像素处理能力。
DLSS 4 技术还带来了模型架构的重大升级,DLSS 光线重建、DLSS 超分辨率和 DLAA 特性均由首个实时 Transformer 模型驱动,并用来提升生成像素的质量,它支持通过自注意力操作评估整个帧几多个帧中每个像素的重要程度,更好理解场景关系,让生成的像素具有更好稳定性、更少的伪影、更丰富的运动细节和平滑边缘。
官方表示,目前已有超过75款支持DLSS帧生成技术的游戏和应用可在GeForce RTX 50系列GPU上升级至DLSS多帧生成技术,众多主流3A大作也在50系显卡发布后更新了对DLSS 4多帧生成功能的支持,其中包括《心灵杀手2》、《夺宝奇兵:古老之圈》、《黑神话:悟空》、《星球大战:亡命之徒》以及《寂静岭2:重制版》等热门作品。
咱们直接看《赛博朋克:2077》的表现,首先在 4K 分辨率下开启光追,但不开启 DLSS 和帧生成选项,那么:
在 4K 分辨率超级光追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21 帧;
在 4K 分辨率超速光追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5 帧;
即便不启用光线追踪功能,在4K分辨率下游戏的平均帧数也仅为48帧。在缺乏DLSS和帧生成技术的支持下,基本上无法享受到流畅的4K游戏体验了。
不过,在游戏中启用DLSS Multi-Frame Generation(DLSS多帧生成)功能后,确实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以4K分辨率、超级光追画质和DLSS质量模式为例,在2x、3x和4x多帧生成设置下,进行游戏基准测试后,分别获得了66帧、93帧和117帧的平均帧数。相较未开启DLSS时的21帧,这相当于提升了3.14倍、4.42倍和5.57倍。原本在4K分辨率下几乎无法流畅运行的游戏,现在竟然能够达到4K/120Hz的流畅度。不得不承认,DLSS 4技术赋予了RTX 5070显卡在光追游戏中的全新体验,极大扩展了玩家的选择范围,尤其是在追求高分辨率和高刷新率的同时,仍能享受高质量的光线追踪效果。 这种技术的进步不仅意味着硬件性能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也标志着游戏行业向着更加真实、流畅的视觉体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随着更多游戏开始支持DLSS技术,未来的游戏世界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玩家也将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
最近几天,我们正在对RTX 5070显卡进行测试,而恰在此期间,《永劫无间》这款游戏迎来了一次重要更新,正式加入了对DLSS 4技术的支持。作为一款典型的竞技类游戏,《永劫无间》的这一更新为我们的测试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能够深入探究DLSS 4在性能提升与延迟控制方面的实际表现。 从目前的测试结果来看,DLSS 4无疑为玩家带来了显著的进步。它不仅大幅提升了游戏帧率,还通过多帧生成技术有效降低了画面延迟,这对于追求极致操作体验的玩家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同时,这项技术也进一步展示了AI在图形优化领域的潜力,未来或许还能在更多游戏中看到类似的技术应用。 总的来说,DLSS 4的加入让《永劫无间》在画质与流畅度之间找到了更好的平衡点,也为硬件性能的发挥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对于游戏玩家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上的升级,更可能成为推动整个行业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厂商和开发者利用这种创新技术,为用户带来更加出色的视觉享受和游戏体验。
首先,RTX 5070 在 4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 + DLSS 质量模式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06 帧,1% Low 帧 79 帧,平均延迟 41ms;
随后,当我们在设置菜单中开启 2x、3x 和 4x 多帧生成选项后,RTX 5070 的游戏平均帧数分别提升到 121 帧、169 帧、188 帧;而游戏平均延迟方面分别为 32ms、35ms 和 40ms。大家不难发现,开启多帧生成后游戏的平均延迟竟然还降低了,只有 4x 多帧生成下,平均延迟才回升到和不开多帧生成时差不多的 40ms,毫无疑问 DLSS 4 技术配合 Reflex 低延迟技术,在竞技游戏中的延迟表现完全可以接受。
生产力方面,实测了ULProcyon在图像视频编辑以及AI文本创作方面的表现。
在ULProcyon的视频剪辑性能测试项目中,GPU加速技术表现出色,这主要归功于Blackwell架构的升级,使得第九代NVENC编码器和NVDEC解码器性能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处理H.264/H.265 4:2:2编码的8位和10位视频时,这种改进带来了巨大的性能飞跃。从实测结果来看,这些技术上的进步不仅大幅提高了视频处理的速度,还显著降低了CPU的负载。这表明,在未来,无论是专业视频编辑者还是普通用户,都将能够享受到更加流畅且高效的视频编辑体验。 通过这次测试,我们可以看到硬件层面的进步对于提升视频处理能力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频繁进行高分辨率视频编辑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样的技术进步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它不仅意味着更快的渲染速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备的能耗,这对于追求效率与环保的现代工作环境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RTX 5070 显卡得分 56339 分;
RTX 4070 显卡得分 48427 分;
索泰 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 显卡的视频编辑性能相较 RTX 4070 提升约 16.3%。
在 UL Procyon AI 推理性能测试项目中的 Microsoft Windows ML 版本测试中:
RTX 5070 显卡得分 1073 分;
RTX 4070 显卡得分 989 分;
索泰 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 显卡的 Microsoft Windows ML 版本 AI 推理性能提升相较 RTX 4070 提升了约 8.4%。
在侧重建模和渲染性能的 blender Benchmark 4.3.0 版本基准测试中:
RTX 5070 显卡的 3 个场景分别拿到了 2908 分、1650 分、1547 分;
RTX 4070 显卡的 3 个场景分别拿到了 2554 分,1260 分、1325 分;
在Blender基准测试的三个场景渲染中,索泰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显卡的渲染性能相较于RTX 4070分别提升了约13.8%、30.9%和16.7%。这样的数据表明,索泰这款显卡在多任务处理能力上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复杂场景下的渲染速度有显著提高。这无疑为专业设计师和游戏发烧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特别是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获得接近高端显卡的性能体验。此外,这样的性能提升也预示着未来显卡市场可能会有更多的竞争,从而推动整个行业技术的进步。
经过实际测试,索泰GEFORCE RTX 5070 12GB X-GAMING OC显卡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主流游戏均能在4K分辨率下稳定达到60帧以上。与上一代RTX 4070相比,这款显卡在性能上至少提升了20%,无疑是追求高性价比4K游戏体验用户的理想选择。
另外,索泰GEFORCERTX507012GBXGAMINGOC显卡的外观设计一如既往地大胆和独特,为玩家装机提供了新选择。NVIDIA官方的RTX5070定价是4599元起,如果你钟意这款显卡的外观,并且觉得价格合理,首发时可以考虑入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401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