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Phone不会在美国组装:成本难以负担,供应链或遭影响
4月7日的消息显示,根据彭博社的报道,尽管美国政府推出了新的关税政策,但苹果公司短期内仍不会将iPhone的生产迁回美国本土。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高昂的生产成本使得这一转移变得不切实际。 在我看来,苹果公司的这一决策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深刻考量。美国本土的劳动力成本与基础设施条件相较于中国等制造业大国存在显著差距,这种经济上的现实决定了苹果短期内难以承担将生产完全转移至美国的压力。此外,苹果在全球范围内构建的庞大供应链网络已经高度成熟,贸然调整可能会带来额外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因此,苹果选择继续优化现有的生产布局,而非急于做出改变,这一策略既符合企业的商业利益,也体现了其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稳健经营哲学。不过,长远来看,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变化,苹果或许会在特定领域逐步增加在美国的生产比例,但这需要时间和更多有利条件的支持。
古尔曼认为,苹果公司通常会与供应链伙伴协商,争取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同时,它也会不断优化供应链布局,将零部件供应商和产品组装商逐步分散到全球多个地区,以此来应对其面临的关税压力,从而确保自身的利润水平不受影响。
此外,古尔曼指出,苹果公司可能采取产品涨价的策略。这一情况与过往类似事件相似,例如2022年日元贬值期间,苹果就上调了日本市场iPhone的售价;而英国脱欧后,英国市场的苹果产品价格也出现了上浮。 我认为,苹果公司的这种定价策略并非孤例,而是一种应对全球市场变化的常见手段。通过调整不同地区的定价,苹果可以在汇率波动或政策变动中尽量减少自身的利润损失。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这种灵活的定价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国际品牌产品时,需要关注汇率和政策的变化,以免因价格上涨而影响消费计划。
注意到,过去十几年间,苹果公司在2013年推出的Mac Pro是其唯一一款在美国本土组装的主要产品(主要由伟创力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自动化生产线完成)。当时,苹果还为此展开了一定的市场宣传,强调每台Mac Pro都带有“美国组装”的标识。然而,在2019年新款Mac Pro发布后,苹果将该系列的生产转移至中国大陆。自那以后,苹果的主要产品线便未再在美国本土进行组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3989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