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美国工人共同打造iPhone,开启全新制造时代!
4月7日消息显示,据国内媒体透露,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在日前的CBS节目访谈中提到,未来将有上百万美国人投身于类似拧螺丝这样基础性的生产工作,以支持苹果iPhone的制造需求。 这一言论无疑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在强调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决心以及对高科技产业链本土化的重视。然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种说法背后隐藏着一定的现实挑战。首先,iPhone作为全球最复杂的消费电子产品之一,其生产流程高度依赖精密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而“拧螺丝”这类基础性操作只是整条生产线中的冰山一角。其次,即便目标设定为百万就业机会,如何确保这些岗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并吸引到足够数量且符合条件的劳动力,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在当前自动化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手工装配环节可能会进一步减少,这也让该计划的可行性受到质疑。 总体而言,虽然美国政府希望通过此类举措提升本国经济竞争力并缓解部分就业压力,但要实现这一愿景还需克服诸多障碍。同时,这也折射出全球化分工体系下各方利益博弈的新态势,值得持续关注。
“请记住,数以百万计的人类大军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去拧紧每一个小小的螺丝,只为打造完美的iPhone,这样的场景或许会在美国上演。这不仅体现了现代制造业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也反映了全球化分工背景下技术与人力的深度融合。 这一现象让我思考,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自动化程度的提升,未来制造业是否会更多地回归发达国家?尽管机械化和人工智能正在迅速发展,但某些需要高度精准与耐心的工作仍离不开人的参与。这也提醒我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如何平衡人机协作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同时,这种大规模的人力投入也意味着对劳动力技能的新要求,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技术工人,将是各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我们受过高中教育的美国人,也就是我们劳动力的核心,将获得美国历史上最多的工作机——在这些高科技工厂工作,而这些工厂都将来到美国。这就是建设下一代美国的动力。”
据报道,美国采取对等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美国市场的iPhone售价大幅上涨。业内专家指出,鉴于当前手机市场已趋于饱和且竞争日益激烈,iPhone的涨价幅度可能受到限制。此外,供应商正逐渐减少对iPhone订单的投入,转而专注于利润率更高的产品线,不再像过去那样积极响应苹果的要求来分担成本压力,这或将使苹果陷入两难的选择境地。
特朗普3日宣布将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关税,该政策将于5日凌晨正式生效。此外,针对与美国贸易逆差较大的主要国家,美国计划分别征收17%至49%的“对等关税”。
苹果供应链涉及的主要国家中国,其税率原本为34%,再加上之前加征的20%,两项相加已达到54%。
据罗森布拉特证券公司估算,若苹果公司将增加的成本转移给消费者,一款高端iPhone的价格可能逼近2300美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492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