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步逆袭!从囤书族到高效学习高手的秘密武器
五一假期马上就要到啦,你买了哪些书?
为什么买了书却读不完?
许多人走进书店时,会被一本科普书封面上耀眼的“量子物理”几个大字吸引,进而决定将其带回家。这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或许在于,这本书的封面能带给他们一种智慧、重要性以及自信的直观感受。
01、“我对诺贝尔奖一无所知”
费曼反复强调的其实是一种融合的“心态”,其中包括:
1. 能够真正以崭新的、不带成见的方式感知世界;
2. 以玩耍的、开放的、快乐的好奇心面对未知;
3.乐于探索未知领域,并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验证自己的假设。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兴趣愈发浓厚。无论是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还是研究微观世界的粒子运动,科学家们始终秉持着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这种精神不仅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在我看来,这种勇于尝试和验证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我们也应该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实践去检验其正确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试错中成长,在持续探索中前进。 总之,乐于猜测并以科学的方法验证假设,不仅是科学研究的核心,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让我们一起保持好奇心,勇敢地迈出探索的脚步吧!
费曼之所以能成为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不仅仅是因为他对科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更因为他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并非局限于科学研究,实际上,它同样适用于我们在生活中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费曼的思考方式强调的是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和清晰表达,这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不仅要追求答案本身,更要注重理解的过程。 我认为,费曼的思维方式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示是: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培养一种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态度。很多人在学习新知识时容易满足于表面的理解,而忽略了背后的逻辑与原理。如果我们能够像费曼一样,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那么不仅能够加深自己的理解,还能帮助他人更好地吸收知识。 此外,费曼还教会我们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假设,而不是盲目相信权威或书本上的结论。这一点尤其值得现代人借鉴。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海量的信息,其中不乏错误或片面的观点。因此,学会独立思考、批判性地分析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费曼的故事告诉我们,成为一名“科学家”并不限于特定领域,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只要拥有一颗好奇的心,并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科学家”。
物理学作为古代先贤智慧的延续,其最初的探索者多为哲学家、医师以及博物学家。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的重点有所转变,但求真务实的精神(若能恰如其分地践行)却始终未曾改变。
我们该如何像科学家一样生活?
今天,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型企业仿佛表明,科学等于商业,商业等于技术: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富翁,他们正在打造全新的英雄传奇,他们的创新力和智慧正在为人类铺平道路。
但是,费曼可能会强烈反对这一点。
费曼曾经被问到,他是否认为自己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值得荣获诺贝尔奖,他的回答可能会让许多人感到惊讶。
“我不这么认为。我对诺贝尔奖一无所知,不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价值。但如果瑞典皇家科学院认定张三或李四可以拿奖,那就这样吧。我和诺贝尔奖没什么关系……这是个麻烦……[笑]我不喜欢荣誉。我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感到自豪,我也注意到其他物理学家采纳了我的成果。我不需要别的了。我觉得,其他任何事情都没什么意义。瑞典皇家科学院的什么人认为一项成果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我不觉得这有什么意义。反正我已经拿到奖了,奖励是发现的乐趣、探索的兴奋感,以及看到别人使用我的发现的满足感。这些都是实在的东西,而荣誉对我来说是不真实的。”
02、内在动机
这段回答说明了什么?
很明显,费曼所做的一切并非出于对荣誉的追求,也不为博取名声,甚至不是为了获取财富。他这样做既不是为了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也不是为了填补深层次的心理空缺,更不是为了证明自身能力或展示自己的聪慧才智。
事实上,我们能感受到,费曼认为像诺贝尔奖这样的荣誉与他作为科学家的追求并不一致。
那么,如果世间赋予科学成就的最大荣誉之一对他来说都无关紧要,那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呢?
答案就是:他有自己的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指的是一个人出于自身兴趣和真实意愿去从事某项活动的动力,这与受外部因素驱使的外在动机截然不同。
外在动机往往来源于外界的影响与他人的期待,比如社会舆论的压力或是他人给予的认可。而内在动机则更加强调个人的主观判断,它源自于我们内心对价值和意义的认知,以及通过自主选择行动方式和设定目标所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我看来,现代社会中,外在动机常常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容易被外界的标准和评价体系所左右。这种趋势虽然能促使一些人努力奋斗,但也可能导致许多人迷失自我,甚至产生焦虑和压力。相比之下,内在动机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更能激发持久的动力,并让人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坚韧不拔的态度。因此,培养内在动机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关键,也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找到那些真正让我们感到充实和快乐的事情,并以此为动力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外在动机同样能够推动一个人实现高效表现,然而这种动力往往源于他人的赞扬、物质奖励、社会名誉、公众认可、家庭期待、文化压力以及金钱诱惑等外部因素……
尽管具有内在动机的人也会享受赞扬,并在帮助或激励他人时发现更多价值,但他们做事情的主要原因只来自自己。
如果你想要了解自己某种行为背后的动机,可以试着问自己是什么原因驱使你正在阅读这本书,或者是什么让你选择了目前正在进行的某个项目——你究竟为何这么做?不妨暂停片刻,认真思索并诚实地回答这个问题。
你对本书探讨的主题真的充满兴趣吗?你读到这里,是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并且完全出于个人的好奇与热情吗?或者你认为这本书可能以某种方式提升你的生活质量,帮助你增加收入或变得更受他人欢迎?你是否期待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智慧以及对生活的掌控能力?你是否希望在学习和工作上更加得心应手?
03、“努力”的快感
一些人看到一本科普书的封面上印着闪闪发光的几个大字——“量子物理”,就会把这本书买回家,部分原因可能是,他们喜欢瞥到这本书时的感觉:
这本书让人感受到智慧、重要性和自信心。他们喜欢“我也是个聪明人”的感觉,喜欢自己站在智慧、理性和正确一方的感觉。旁人在看到他们手中这本书时可能会惊讶道:“哇,你在读这本书吗?看上去好复杂。”这会带给他们一种“努力”的快感。
然而,当真正静下心来阅读这本书时,很多人可能会在读到第二章时就因内容枯燥或难以理解而选择放弃。这本书或许在选题上颇具吸引力,但在表达方式和结构安排上似乎未能充分考虑读者的实际接受能力。对于那些期待轻松获取知识或娱乐的读者来说,这样的阅读体验无疑是一次挑战。不过,这也提醒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有价值的内容被更多人耐心阅读,依然是作者和出版方需要深思的问题。
他们阅读这本书的动力似乎更多地来源于外界的认可与评价,同时也夹杂着一种投身于艰难却备受尊崇的探索旅程的使命感。然而,一旦真正踏上这条道路,却发现缺乏足够的内在驱动力支撑自己坚持下去。 这种现象不禁让人深思:当人们的行动依赖于外部因素而非内心渴望时,是否能够真正实现目标?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被鼓励去追求那些看似高尚却可能并不适合自己的事业,而忽略了倾听内心的声音。或许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培养个人的兴趣与热情,让这些成为指引方向的力量,而不是一味地追逐他人的期望。这样不仅能提高效率,更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意义与幸福感。
于是,你会发现一件特别讽刺的事,获得物理学大奖的科学家对奖项不感兴趣;但不难想象,总会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出于外在原因启动了一个类似的宏伟项目,但恰恰因为这个外在原因,最终未能实现目标。
话说回来,外在激励不总是坏事。
有些人也会因种种“错误”的动机而取得非凡的成就:他们害怕被挑战和未知打倒,这种恐惧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他们内心总有一种渴望,想要向世人证明些什么;他们对某个问题充满痴迷,在未找到答案之前,始终会被这个问题深深困扰。
然而,无论如何,内在动机都是取得真正成就的更可靠、更持久、更强大的“燃料源”,即使“成就”压根儿不是内在动机的目标。
例如,如果你本身对学习编程没有真正的兴趣,就不要因为觉得这样做能让你变得更优秀、更有成就感而逼迫自己去学。
虚荣心与自负感或许能为你提供足够的初始动力,但当这种动力消退时,你很可能会瞬间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
你不仅无法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还不得不面对那些充满内在动力的人的竞争。在完成相同任务时,他们往往表现得更加积极、更有耐力、更具创新力。
因此,在当今社会,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诚实,勇敢地面对现实。只有清楚地了解什么能够真正激励自己,才能找到前进的动力。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关键,也是应对复杂多变世界的重要能力。我们常常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却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事实上,唯有倾听内心的声音,才能在纷繁的信息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我认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更应该学会辨别哪些才是真正能激发自身潜力的因素。很多时候,所谓的“成功学”可能并不适合每个人,盲目追随只会让人迷失自我。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反思与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同时,也要意识到,激励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时间积累以及持续的努力。 总之,无论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还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我们都必须坚守初心,敢于直面挑战,并且始终忠于真实的自己。这样才能在这个充满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世界里站稳脚跟,活出精彩的人生。
费曼投身于物理学的研究,源于他对这一领域的热忱,物理学为他带来了愉悦、方向和价值感。他在这方面的才能与性格都非常契合,也让他能够出色地完成这项工作。
不难想象,即便是在一个没有任何物理学奖项的世界,或者是一个物理学对他人而言毫无意义的世界里,费曼依然会选择投身于物理学研究。因为他能够从内在动机出发,通过研究工作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与价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838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