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脂高蛋白!鸭掌竟然是这样的健康美食?
在众多美食之中,鸡爪与鸭掌无疑是备受瞩目的“明星选手”。鸡爪肉质饱满、汁水丰富,而鸭掌则韧劲十足、口感清爽。无论是闲暇时光里来上一包脱骨鸡爪解馋,还是在聚会时端上一盘卤鸭掌下酒,那种美味总能让人回味无穷,吃得停不下来。
虽然鸡爪、很多人都觉得鸭掌美味可口,但又担心经常食用会导致体重增加,因此将其列入了“容易发胖”的食物名单中。其实,这种看法对鸭掌来说有些不公平!接下来,我们就来对比一下鸡爪和鸭掌的营养价值与热量,并为大家推荐一些健康的鸭掌食用方法!
鸡爪 VS 鸭掌,鸭掌这些方面完胜
追剧时啃爪子的快乐,谁能体会啊!鸡爪和鸭掌同属禽类爪子,虽然外观相似,但在营养价值和热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都是禽类爪子,热量却差 1.5 倍
鸡爪每百克的热量为254千卡,相比之下,鸭掌每百克的热量仅有150千卡,鸡爪的热量相当于鸭掌的1.5倍!
这主要归因于鸡爪的皮下脂肪含量较高,其脂肪含量达到16.4克/100克,因此吃起来格外肥美;相比之下,鸭掌虽然筋多肉少,但脂肪含量仅为1.9克/100克,显得更为清淡。
鸡爪作为许多人喜爱的零食或菜肴,每只鸡爪的可食部分大约为30克,而不少人一次食用5只以上并不罕见。以这样的量计算,仅鸡爪本身就能提供近400千卡的热量,这几乎等同于两碗米饭的热量。更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受欢迎的鸡爪往往经过油炸和调味处理,这使得其实际热量进一步攀升。若将鸡爪替换为鸭掌,不仅风味独特,还能有效减少将近一半的热量摄入。 从健康角度来看,这种饮食习惯值得反思。虽然鸡爪美味诱人,但过量食用高热量食物无疑会增加身体负担,尤其是对于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人来说,选择低热量替代品是一个明智之举。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需关注食材本身的营养价值与烹饪方式的选择。例如,尝试采用清蒸或水煮的方式来制作鸡爪,既能保留风味,又能大幅降低额外热量的摄入。总之,合理搭配膳食结构,才能更好地兼顾口腹之欲与身体健康。
对于想要减肥和控制体重的人来说,鸭掌相较于鸡爪而言,热量和脂肪都更低,是更健康的美味选择!
2鸭掌胆固醇很低,血脂高也能吃
我国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明确指出,高脂血症人群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300毫克以下,而对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则需进一步严格限制至200毫克以内。这一指导原则为公众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饮食建议,有助于改善相关健康问题。 在我看来,这份指南不仅体现了现代医学对慢性病管理的重视,也反映了营养干预在疾病防控中的重要性。通过合理控制胆固醇摄入,不仅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能帮助人们建立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需要家庭、社区以及医疗机构多方协作,共同推动健康理念落地生根。同时,媒体也应承担起科普责任,让更多人了解并践行这些科学的饮食准则。
鸡爪的胆固醇含量高达103毫克/100克,相比之下,鸭掌的胆固醇含量仅为36毫克/100克,仅相当于鸡爪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一数据表明,在选择食材时,鸭掌确实比鸡爪更适合血脂异常的人群食用。从健康角度来看,这种差异提醒我们日常饮食需要更加注重食材的选择,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控制胆固醇摄入的人来说,了解这些细节尤为重要。 我的观点是,这类关于食物营养成分的对比信息非常具有实用价值。它不仅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科学的饮食决策,还能够引导大家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不过,我也认为,除了关注单一食材的营养指标外,均衡膳食才是关键。无论是鸡爪还是鸭掌,适量食用都是可以的,关键是避免过量摄入高胆固醇食品,同时搭配更多低脂、高纤维的食物,才能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
高脂血症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它却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脑卒中等疾病的重要诱因。长期患有高脂血症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显著提升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与死亡率。我们必须认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体检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脂血症至关重要。只有从源头上遏制这一隐患,才能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为个人和社会减轻医疗负担。因此,每个人都应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及时采取措施改善生活习惯,以降低患病风险。
对于钟爱鸡爪但又顾虑血脂健康的消费者,专家建议可选择鸭掌作为替代,对心血管可能更为有益。
3蛋白质比鸡爪高,但别指望美容
鸡爪的蛋白质含量为23.9克/100克,而鸭掌的蛋白质含量稍高,为26.9克/100克。相较于鸡爪,鸭掌具有更低的脂肪和更高的蛋白质,因此吃起来更加筋道,口感也更为Q弹。
尽管鸭掌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靠食用它就能达到美容的效果。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固然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来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但美容养颜并非单一营养素所能决定。健康美丽的肌肤和身体状态,往往依赖于均衡的膳食搭配、科学的生活作息以及适当的运动。因此,我们不应过分夸大某种食物的功效,而应注重整体的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平衡。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由内而外的健康之美。
鸡爪和鸭掌中的蛋白质主要为胶原蛋白,这是一种大分子物质,进入人体后难以被直接吸收,其营养价值在营养学上也被归类为不完全蛋白质,吸收利用率较低,因此吃这些食物并不能直接对皮肤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尽管如此,这类食品的脂肪含量相对较高,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进而增加体重。因此,适量享用鸡爪或鸭掌可以满足口味需求,但若寄希望于通过它们来改善皮肤状态,则可能事与愿违。 我的看法是,虽然胶原蛋白常被宣传为“美容圣品”,但从科学角度来看,它并非最佳来源。与其依赖鸡爪、鸭掌这类间接途径,不如多摄取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类、鸡蛋、豆制品等,同时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蔬果,这样既能保证营养均衡,也能更好地促进皮肤健康。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度运动才是维持良好肤质的关键所在。
4鸭掌钠含量更低
鸡爪的钠含量达169毫克/100克,而鸭掌的钠含量仅为61.1毫克/100克,相当于鸡爪的约三分之一。
对于需要控制血压的人群而言,在相同的烹调方式下,相比鸡爪,鸭掌可能是更有利于血压健康的选项。
鸡爪在钾和硒的含量上表现出显著优势,其钾含量是鸭掌的4倍,而硒含量则达到鸭掌的1.8倍。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这两种食材营养价值的认识,也为我们日常饮食提供了新的参考。 从健康角度来看,鸡爪的这种营养特点尤其值得关注。高钾食物有助于维持人体电解质平衡,对心血管健康有益;而硒作为重要的抗氧化元素,则能帮助抵抗自由基损伤,增强免疫力。因此,在选择食材时,鸡爪或许可以成为一些注重补钾和补硒人群的理想选择。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鸡爪在某些营养成分上占优,但鸭掌也有其独特的营养价值。两者各有千秋,具体如何搭配食用还需结合个人体质和需求来决定。总体而言,这再次提醒我们在追求健康饮食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单一食材的营养特性,更要注重膳食的多样化与均衡性。
怎么挑选鸭掌不踩坑
1看颜色
新鲜鸭掌通常呈现自然的浅黄色或淡粉色,并带有光泽。若鸭掌颜色异常惨白,则有可能经过了漂白处理。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一些不法商家在处理鸡爪和鸭掌时会使用过氧化氢进行漂白。这种做法不仅能够起到杀菌作用,延长产品的保质期,还能有效清除鸡爪和鸭掌在煮制过程中残留的血渍和污垢,同时淡化爪子本身带有的微黄色,让这些食品看起来更加洁白且个头更大。
经过多氧化氢溶液浸泡处理的鸡爪和鸭掌,不仅会导致其营养成分受损,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甚至会对胃黏膜产生伤害。[2]
根据我国最新修订的GB2760-202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规定禁止在鸡爪、鸭掌等食品中使用过氧化氢进行漂白处理,仅允许其在特定加工环节中有限制地使用。这一规定旨在进一步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在我看来,这一标准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食品安全管理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滥用食品添加剂无疑是其中的重要隐患之一。过氧化氢作为一种强氧化剂,虽然能快速改善食品外观,但其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严格限制其使用范围不仅有助于提升食品的安全性,也能够增强消费者对市场的信任感。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标准的实施需要生产者、监管机构以及公众三方的共同努力。企业应当自觉遵守相关规定,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国家标准;监管部门则需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公众也应提高辨别能力,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产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局面。
2摸质地
新鲜的鸭掌通常弹性很好,用手按压后能够迅速恢复原状。这表明鸭掌非常新鲜。然而,如果鸭掌摸起来有黏腻感且质地软烂,用力捏时会出现明显的凹陷并且不易恢复,那么这样的鸭掌就已经不新鲜了。
3闻气味
新鲜鸭掌带有一丝淡淡的腥味属于正常现象,但若闻到酸味、药水味或者刺鼻的化学气味,则有可能已经发生变质或在处理过程中出现问题。
4警惕高钠鸭掌
购买市售真空包装的鸭掌时,确实需要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优先选择钠含量较低的产品。如今市面上不少休闲食品为了提升口感,会在加工过程中加入较多盐分,这无疑增加了消费者日常摄入钠的风险。高钠饮食与高血压等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因此在选购这类产品时,我们不仅要关注美味,更应注重饮食的健康平衡。从长远来看,培养低盐饮食的习惯对个人和家庭的健康都大有裨益。希望未来食品生产企业能在保证风味的同时,更多地考虑消费者的健康需求,推出更符合现代人饮食理念的产品。
通常情况下,泡椒风味的鸡爪和鸭掌往往因为调味料的原因,含盐量相对较高。以某款泡椒味鸭爪为例,如果吃上4~5个,总重量大约达到100克,那么摄入的钠就高达1488毫克,换算成食盐约为3.7克。这种高盐分的食品在日常饮食中应适量食用,以免对健康造成负担。现代社会饮食习惯越来越多样化,但过量摄入盐分容易引发高血压等健康问题,因此建议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关注营养均衡与身体健康,避免因一时口腹之欲而忽视了长期的身体健康风险。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盐摄入量每天控制在 5 克以内,如果把泡椒鸭掌当做追剧零食,全天的盐摄入量很容易超标,长此以往会增加患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健康吃法推荐
想要吃得既美味又健康,不妨尝试在家自制凉拌鸭掌。这种做法既能避免油炸或糖醋这类高油高糖的传统烹饪方式,又能享受清爽可口的风味。所需食材包括鸭掌(无骨的更佳)、葱姜蒜、香菜、生抽、醋、柠檬、小米椒、白芝麻、料酒和香油。按照以下步骤操作即可制作出一道健康美味的凉拌鸭掌。 步骤如下:
1.将鸭掌放入冷水中,加入姜片和料酒进行焯水以去除腥味,撇去浮沫后捞出并用冷水冲洗,最后沥干水分备用。
2.加入葱花、蒜末、姜丝、香菜、小米椒、柠檬片。
3.把鸭掌和配料放入容器,加生抽、醋、白芝麻、香油,拌匀。
4.密封冷藏 2 小时以上,让鸭掌充分入味即可享用。
总结:鸡爪虽然味道鲜美,但其所含的热量和脂肪较高,让不少想要减肥的人望而却步。
与鸡爪相比,鸭掌因热量低、脂肪低、蛋白质高、胆固醇低而备受推崇,其核心优势在于采用少油少盐的烹饪方法。
下次追剧时,与其专注于鸡爪,不如换换口味尝尝“鸭掌”!当然,美味虽好,可不要贪多哦。
参考文献
杨月欣主编的《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2册》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这本书无疑是中国营养学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籍,它为研究者、食品行业从业者以及普通大众提供了权威的食物营养信息。 这本书的发布填补了国内在食物营养成分数据库上的部分空白,对于推动营养科学研究、指导公众健康饮食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对健康饮食日益重视的情况下,这样的工具书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日常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还能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计划提供依据。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物营养的需求和认知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这类书籍也需要定期更新,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专业书籍问世,进一步丰富我们的知识库,助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2]柯燕娜,葛宇,赵琴.影响鸡爪中过氧化氢残留量的因素及检测方法对比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9(11):2821-2824.
[3]林柔汐.卤鸭制品中香辛料主要成分在卤制过程中的迁移规律与品质保持研究[D].吉林大学,2022.DOI:10.27162/d.cnki.gjlin.2022.006269.
策划制作
作者丨薛庆鑫 注册营养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审校丨张娜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策划丨符思佳
责编丨符思佳
审校丨徐来、林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609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