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弃约避罚:企业反垄断博弈的隐秘策略
7月19日消息,在经过八个月的调查后,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于当地时间周五接受了美国康宁公司的让步。该公司已同意终止与手机厂商及玻璃加工公司的独家协议,并取消相关采购条款,从而避免了可能面临的反垄断处罚。 从此次事件可以看出,企业在面对监管审查时,往往需要在商业利益与合规之间做出权衡。康宁选择主动调整策略,既体现了对监管机构的配合态度,也反映出当前全球反垄断执法力度的持续加强。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应对类似情况的参考。
注:康宁公司因其在各大品牌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上使用的“大猩猩玻璃”而广为人知,其客户涵盖苹果、三星电子、索尼、谷歌、惠普、戴尔、诺基亚等企业。
欧盟竞争专员特雷莎·里贝罗(Teresa Ribeiro)表示:“康宁已承诺终止其与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及加工商现有协议中的所有独家交易条款。”
除此之外,其承诺还包括:在欧洲经济区内,手机制造商无需采购特定数量的玻璃产品(主要为“大猩猩玻璃”品牌),同时,企业也不会以价格折扣作为条件,要求制造商进行此类采购。 这一举措表明,相关企业在市场行为中更加注重公平竞争,避免利用自身优势地位对供应商施加不合理约束。此举有助于维护行业生态的多元化发展,也为其他厂商提供了更自由的选择空间。在当前全球供应链日益复杂的背景下,这种开放和透明的态度值得肯定。
欧盟表示,上述让步有效期为9年,被认为有效解决了其竞争担忧。根据欧盟反垄断法规,企业若违规,最高可能被处以相当于其全球营业额10%的罚款。这一措施显示出监管机构在平衡市场公平与企业灵活性之间的考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59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