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星计划引爆抖音,创意整活开启未来之门
通勤途中刷一刷抖音,被网友与新型AI机器人之间有趣的互动逗得忍俊不禁;打开抖音的拍照功能,使用新推出的AI特效随机生成一个漫画风格的形象。你是否注意到,AI正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随处可见的存在。它既能“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全屋智能改造相关内容在半年内增长了210%,为智能家居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也能“能文能艺,身怀绝技”,#AI口语陪练的播放量突破8亿次,让外语学习变得像和朋友聊天一样轻松自然。就连“AI算命”这样新鲜的玩法也登上热搜,与年轻一代产生了强烈共鸣。
这些贴心的功能设计与使用场景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让AI从原本冰冷的技术词汇,逐渐转变为随处可见、随时可及的日常元素。生活也因此被它悄然改变。AI正在重新定义“值得拥有”的标准,从复杂的算法到更人性化的解决方案,从冷冰冰的技术到有温度的陪伴,科技正变得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在各种生活细节中带来具象化的小确幸。 在我看来,AI的这种转变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对人性化需求的回应。它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工具,而是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科技。这种变化让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也让科技的意义更加清晰和温暖。
今年夏天,在抖音平台上,「AI玩家请就位」达人IP联合COLMO发起全民科技赛道的#ai新星计划,以“原理很上头,整活更上瘾”为核心理念,推动一场“科技下沉浪潮”。该活动鼓励用户深入了解技术底层知识,分享有趣的科技内容,同时通过与AI的合作进行创意表达,激发无限可能。参与者可以将智能算法转化为生活中的灵感,让硬核科技与趣味创作产生新的化学反应,进一步拉近科技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从当前科技传播的趋势来看,这种以趣味性带动科普的方式,有助于提升公众对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兴趣和理解。科技不再只是实验室里的高冷概念,而是可以融入日常、激发创意的工具。这种“科技下沉”不仅拓宽了技术普及的边界,也为更多人提供了参与科技创新的机会。
一、资源矩阵“造浪术”,打造AI话题热门趋势
随着AI技术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大众日常生活,用户对智能科技内容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并在平台上持续扩散。依托其全域流量生态和丰富的达人资源,抖音打造了一整套面向消费者的内容资源矩阵。在明确内容垂直方向、细分话题领域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搜索场景、覆盖垂直社区圈层以及加大流量支持等传播方式,为项目营销注入强大动力,推动科技类垂直话题热度持续攀升。
一方面,在核心IP「AI玩家请就位」的垂直主题下,项目设立了双话题赛道与差异化玩法,涵盖“科技智能”与“生活智能”两大方向,将智能场景与内容主题有机划分,使垂直科技内容在主IP框架下精准触达目标受众,从而实现细分话题下的高效热点营销。#ai新星计划作为科技赛道的核心话题,通过展示AI在3C数码、穿戴设备、创意工具等领域的应用,多维度呈现AI内容,激发用户对AI技术的兴趣与创新热情。
另一方面,#ai新星计划通过一个充满科技感的专属H5界面,将项目理念、话题玩法与激励机制有机结合,围绕“创意整活教程应用原理科普”开展长期线上征稿活动。用户可通过关键词自动跳转至不同玩法下的优质内容与投稿通道,精准吸引科技兴趣群体,进一步激发站内用户的参与热情。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内容传播的效率,也增强了用户在创作过程中的互动体验。 从传播角度看,这种以技术为核心、以用户参与为导向的运营方式,有助于构建更具活力的内容生态。同时,借助H5界面的视觉吸引力和交互设计,能够有效提升用户对项目的认知度与粘性,为后续内容沉淀和社区建设打下基础。
此外,通过联动中国最大的AI知识社区之一——WaytoAGI,项目精准覆盖国内AI核心圈层,聚焦AI技术爱好者、开发者及硬件极客等目标用户,构建深度互动平台,推动垂直领域的有效渗透。 我认为,这种基于专业社群的深度合作,有助于提升AI领域内容的传播效率与质量。WaytoAGI作为国内重要的AI知识交流平台,其用户群体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技术敏感度,能够为相关项目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影响力。在当前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精准触达核心用户群体,不仅有助于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也能够促进行业生态的良性发展。
在上述这套矩阵式的资源打法下,#ai新星计划 成功打通了从科技极客到泛人群的传播链路,为相关话题后续的全民热度爆发“造浪”。
二、既“科普”亦“整活”,三大玩法掀起全民AI探索浪潮
在AI技术下沉大众,揭开看似“高深莫测”的面纱的当下,人们对于其背后的原理仍然充满着好奇心与探索欲,既希望溯源其本质,又想以轻松趣味的方式参与其中。在这种背景下,#ai新星计划 联合高端科技家电品牌COLMO,发起内容共创,围绕三大场景,细分内容玩法,以“原理知识”“保姆级指南”“创意整活”三大方向展开达人邀约与话题创作,打破科技话题的硬核壁垒,让技术小白也能体验科技魅力,也让更多用户参与到这场全民级的AI之旅当中。
「原理知识」专注于拆解人工智能的底层原理,运用生活化类比、趣味化表达、可视化呈现和硬核解读等方式,将抽象复杂的知识转化为小白也能轻松看懂的科普内容。
@玄感X 用情景扮演的形式科普了手机上活体检测技术的实现原理及应对各种破解手段的方案。考虑到传统方法下的局限与技术痛点,如静态照片比对、动态动作易被提前录制的视频或换脸技术绕过,摄像头难以区分真实人脸与屏幕播放内容,达人层层深入,从“产品经理”与“程序员”的视角出发,逐步推导解决方案,将复杂的活体检测技术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讲解,不仅解释了技术原理,还全面分析了潜在破解手段及应对策略,也展示了产品开发与设计者的智慧,获赞5万。
@是花子呀_用像素风格的趣味动画,生动形象地解释了大模型“越狱”的概念及其实现方式。通过简单易懂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演示,不仅展示了大模型如何通过调整提示词绕过安全限制,从而回答原本会被拒绝的有害问题,还深入介绍了当前大模型面临的安全隐患,例如输出结果的随机性、微小干扰可能导致的错误判断等。该内容兼具趣味与科普价值,获得了24.2万的点赞。
@林粒粒呀围绕国产大模型DeepSeekR1的优势进行了多角度的科普讲解,涵盖了其推理性能与透明化流程、用户使用体验与成本优势、技术突破与开放共享等多个方面。内容逻辑严谨,数据支撑充分,对DeepSeekR1的竞争力进行了全面解析,同时通过其发展路径探讨了国产大模型在创新与商业应用之间的平衡突破,帮助观众更深入了解AI技术及其行业发展趋势,视频获得3万点赞。
「保姆级教程」重点测试各种AI工具,提供真正的“一步步”教学指导,内容涵盖从零开始的详细步骤解析、实用技巧以及进阶实战方法,让每一位有兴趣的用户都能轻松上手并亲自体验AI创作。
@秋芝2046 在《从0开始“做”一个Agent!【n8n草履虫教程】》中介绍了Agent的定义与核心特征,并手把手教学如何用n8n从0开始搭建Agent,实操部分细节明确,观众可以直接跟随操作,实用性很强,让每个人都能尝试创建属于自己的Agent,获赞1.8万。
@直男山禾 整理了DeepSeek的14个实用组合用法,聚焦办公提效和内容创作两大场景,为办公族和创作者带来批量处理、生产提效、知识库搭建等操作教学,为观众提供快速上手、应用落地的使用教程,获赞5.1万。
@Xuan酱近期关注了互联网上热门的AI视频内容,详细讲解了ASMR万物声效、动物跳水以及第一人称穿越视角三类爆款视频的制作方法,并提供了从提示词编写到工具使用的完整教程。该内容基于谷歌的文本转视频模型Veo3,为初学者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引,帮助他们快速入门,获得6000个点赞。
「创意整活」则脑洞大开地运用AI生成创意短片、开发趣味游戏、完成编程任务、进行创意实验。不仅为观众展示最终成果,还完整呈现创作背后的思路、灵感花絮、独特玩法与核心特色,激发用户灵感。
@林亦LYi 用一场针对七大AI模型的“图灵测试大逃杀”实验测试了AI策略博弈的能力,包括思维链的DeepSeek-R1、OpenAI的o1和o3-mini、Claude-3.7-Sonnet、Gemini-2.0-Flash-Thinking,不带思维链的Claude-3.5-Sonnet,以及国产的Doubao-1.5-Pro。AI们为求生存而展现出来的“戏精式伪装”和博弈过程充满了张力,也体现了不同模型的优势与短板,为理解AI的“类人智能”提供了别样视角,收获19.5万点赞。
@游戏小说家 和@AI赛博狐 用AI创作视频,讲述了刘慈欣笔下的末日科幻寓言《不能共存的节日》,故事中的人类在现实科技的飞速发展下选择投身虚拟世界的怀抱,而作为观察者的外星人G则用“流产节”一词审视着人类的命运。AI复刻出的小说名场面与剧情完美配合,引人入胜,获赞11.3万。
当AI话题与大众兴趣深度碰撞,#ai新星计划 的相关玩法迅速掀起一股可量化的热潮。相关数据显示,#ai新星计划 总曝光5.4亿次,共1.2万人参与话题,印证了用户对于“学得会”也“玩得转”的需求,也验证了趣味化表达融入硬核科技类话题的可行路径。
在这场由平台与品牌共同推动的全民AI探索热潮中,COLMO作为总冠名品牌,将科技的“理性美学”深度融入内容场景,以具有未来感的智能化家居设计与项目话题形成共鸣,营造出强烈的科技高智感,不断重塑用户对智能生活的感知、想象以及对“科技服务生活”的具象化期待。 我认为,这种将科技与生活方式深度融合的尝试,不仅展现了品牌在智能领域的前瞻视野,也反映出消费者对高品质智能体验的日益关注。通过精准的内容输出和场景营造,COLMO成功地将技术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价值,为行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本。
结语
这场由「AI玩家请就位」联合COLMO品牌在抖音平台上掀起的科技内容热潮,正在重塑AI与普通人生活之间的连接方式,也进一步印证了“科技服务于生活”的核心理念。通过精准锁定目标受众,并采用场景化渗透策略,结合趣味性的表达方式对复杂的技术原理进行解析,#ai新星计划不仅高效传递了专业信息,还借助品牌与达人之间的深度合作,为技术内容注入了强大的传播动能,也在用户心中悄然播下了“AI触手可及”的理念。
当技术逐渐融入日常生活,不再局限于实验室的高冷形象,人类在多元化的表达与日常体验中不断探索自身与科技之间的共生关系。此时,技术不再是冷冰冰的参数,而是成为生活场景中“刚好懂你”的温暖互动,以及真实可感的生活仪式。无论是陪伴练习口语的智能助手,还是协助居家生活的智能设备,亦或是那些看似“整活”却充满创意的人机协作——这些实践都在表明,真正打动人心的技术,是那种让人几乎忘记它的存在,却又无法离开它的体验。这正是技术赋予人类的终极浪漫,也是人机共生最动人的价值所在。 在我看来,技术的发展不应仅仅追求功能的强大或效率的提升,更应关注其如何融入人的生活节奏,成为情感与需求的自然延伸。当技术以一种无声的方式支撑起我们的日常,它便完成了从工具到伙伴的转变,而这正是未来人机关系的理想状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00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