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冲击职场:这些岗位成替命,应届生就业难上加难
8月11日消息,AI对职场人的影响正在不断加深,科技行业的年轻从业者首当其冲。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面临被替代或重构的风险,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工作内容,也对职业发展路径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适应行业变革,成为每一位职场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根据人力资源机构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最新发布的调查数据,今年前七个月,美国已有超过1万个岗位因人工智能的应用而被直接取代,成为2025年前五大裁员原因之列。
美银分析师Hartnett指出,美国毕业生失业率已从2023年12月的4.0%飙升至8.1%,反映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就业市场的结构与格局。 这一数据的变化令人关注,尤其是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行业的岗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而言,他们不仅要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还需适应由技术变革带来的职业路径调整。这提示我们,教育体系和职业培训也需同步升级,以帮助年轻人更好地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高盛则称,科技行业年轻员工受冲击最大,20~30岁从业者的失业率今年已上升约3个百分点,远高于该行业整体水平。
截至目前,2025年,美国企业宣布的裁员总数已超过80.6万,创下了自2020年以来同期的最高纪录。其中,科技行业裁员超过8.9万人,自2023年以来,至少有2.7万个岗位因AI自动化被取代。
调查显示,近半数Z世代求职者认为AI削弱了学历价值,截至5月的过去12个月中,美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升至6%,高于全国平均的约4%。
纽约联储数据显示,今年3月,22~27岁、受过大学教育的年轻人失业率达5.8%,创四年新高。 牛津经济研究院估算,最近失业率上升的85%源于新人难以找到工作,而非现有岗位被大规模裁撤。
高盛经济学家JosephBriggs指出,目前大多数公司尚未全面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整体就业市场尚未受到明显影响。不过,科技行业在招聘方面已出现收缩的迹象。这一趋势值得关注,反映出AI技术在企业中的渗透仍处于早期阶段,短期内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尚不显著,但长期影响可能逐步显现。
不过,AI并非唯一原因,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压力。7月美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大幅低于预期,部分原因是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调整,导致企业投资和招聘意愿减弱。
此前,微软最新发布《生成式AI对职业的影响》报告指出,白领族群因工作内容与AI高度重叠,所受影响程度远高于蓝领劳动者。
未来工作领域专家Ravin Jesuthasan指出,人工智能已深刻改变了白领工作的价值,许多原本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技能正在迅速贬值。这一趋势反映出技术进步对传统职业结构的冲击,也提示我们,未来的职场竞争将更加依赖于不可替代的能力,如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持续学习与适应变化将成为职场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他也观察到,近年来,蓝领工作经历了显著的转变,许多岗位由于技术要求提高,不仅薪资水平上升,吸引力也不断增强。曾经被视为辛苦劳累的职业,如今反而成为稳定且具有发展前景的“黄金职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33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