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感零,舒适护理,智慧输液新体验
科技快讯中文网
12月4日消息,据报道,浙大团队研发出一种名为贴敷式输注贴的微型设备,其体积仅硬币大小,厚度不到5毫米,能够实现大剂量药物无痛且稳定地输送至体内。 这种创新的医疗设备无疑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它不仅减轻了传统注射方式带来的痛苦,而且在使用上更加便捷和舒适。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的慢性病患者而言,贴敷式输注贴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此外,这一技术的发展也标志着我国在医疗设备领域的科研能力正在不断提升,未来有望在更多领域取得突破,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自二战时期兴起的传统静脉输注技术,一直被认为是医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然而,这种技术需要专业医护人员的操作,并且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待在医院或接受住院治疗,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就医体验,还增加了治疗的成本。
近年来,可穿戴医疗设备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在疾病治疗和健康管理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贴敷式输注贴作为可穿戴医疗设备的一种,兼具了传统“盐水瓶”的功能,为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变革。
2021年初,浙大一院血液科的一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因长时间输液,导致手臂出现大范围的红肿和淤青,这一现象引起了顾臻教授及其团队的高度重视。他们的敏锐观察最终促成了输注贴这一创新产品的诞生。输注贴的问世,不仅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体现了医学领域中跨学科合作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这一发明的背后,是医疗工作者对患者痛苦的高度敏感和不懈追求。顾臻教授及其团队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科学研究找到解决方案,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输注贴的出现,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医者仁心的一种诠释。它提醒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创新的起点,而真正有意义的创新往往源自于对人类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关怀。
受缓释胶囊作用原理的启发,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将渗透泵技术和透皮微针器械进行了创新性的结合。经过三年的努力研发,他们成功开发出了一款贴敷式输注贴。这款可穿戴的药物输注装置,能够容纳超过2克的药物。其独特的双层结构——药腔和水腔,并配有三根长度不超过2毫米、直径约为0.2毫米的空心微针,实现了微创、无痛且高效的给药方式。
研究团队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发现,使用装载了阿糖胞苷和艾塞那肽(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的输注贴,在动物体内可实现长达24小时的持续药物释放。与皮下注射相比,输注贴在抑制肿瘤和降低血糖方面表现出更佳的效果。其中,阿糖胞苷输注贴在大型动物模型体内能稳定释放225毫克的药物剂量,这一剂量完全符合临床治疗中成年人每日所需的150至300毫克剂量范围,并且其有效作用时间是皮下注射方式的三倍。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成功完成了大动物模型的测试,并已开始进行由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这款贴敷式输注贴将为未来的医疗领域带来更加便捷、高效且舒适的治疗方式。 这种创新的贴敷式输注贴在经过大动物模型测试后,已经迈出了向人类应用转化的重要一步。随着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的启动,我们有望看到这一技术如何真正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贴敷式输注贴不仅能够简化药物输送过程,提高治疗效率,还能显著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适度。这类创新无疑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突破性进展,让医疗变得更加人性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19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