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年力作:春节消费新地标大揭秘
随着乙巳年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线上电商年货节订单量激增,线下商超集市也呈现出浓厚的烟火气息,各大商圈和景区更是人潮汹涌,展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为了全面展示2025年春节期间全国消费情况,京东联合联通数智智慧足迹,对全国31个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的线上消费以及线下商圈和景点的人流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勾勒出一幅丰富多彩的春节消费图景。 这一系列数据不仅反映了当前经济复苏的良好势头,也彰显了民众对于传统节日的热情不减。线上线下的消费热潮相互辉映,共同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这样的消费趋势不仅推动了经济增长,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对于电商平台和实体商业而言,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波消费高峰,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观察显示,春节期间的一周,线上消费成交额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和重庆。而成交额增长速度较快的城市依次为武汉、长沙、西安、重庆和杭州。根据联通数智智慧足迹的数据,节前一周,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广州、西安和武汉的人口流入量居于前列。此外,郑州也跻身人口流入最多的城市之一。
北京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其年货成交额稳居全国首位,这不仅反映了首都居民强大的购买力,也体现了其在商品流通和消费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时,武汉年货成交额的增速引人注目,显示出这座城市在消费市场上的强劲活力和增长潜力。 这种现象背后,一方面凸显了大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引擎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二三线城市正在迅速崛起,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这些城市的快速成长,对于促进国内经济循环和提升整体消费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京东联合联通数智智慧足迹共同发布的春节31城市消费活力大屏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前一周线上消费成交额名列前茅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和重庆。而成交额同比增长显著的城市则有武汉、长沙、西安、重庆和杭州。这些城市通过举办年货节、发放消费券、打造特色商圈等措施,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购物选择和优惠的价格,成功激发了市民的消费热情,推动了消费的迅猛增长。
以北京为例,据北京市商务局介绍,2025年春节期间,围绕“京彩四季·福满京城”这一主题,北京将举办超过一千项消费活动。在线下,全市近百个主要商场、购物中心、超市以及连锁品牌店铺设置了年货专区,并推出了打折、满额抽奖赠礼等多种促销活动。在线上,将启动“2025北京网上年货节”,京东等企业也纷纷推出年货品类券等优惠措施。在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京城春节消费市场异常活跃。
武汉抢抓春节消费旺季和央视春晚在汉设立分会场契机,举办“年味江城”“魅力江城”“活力江城”“券享江城”四大系列超300场促消费活动,并发放超亿元消费券,营造以“追春晚、打年货、品美食、焕新购”为核心特色的年味氛围,释放假日经济活力。
今年是首个“非遗春节”,这使得文化底蕴深厚的西安非遗年货消费增长显著。虎头鞋、陕西花馍、螺钿漆器首饰盒等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遗产品十分热销。为促进消费,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了四大系列上千项的非遗促消费措施,包括发放5000万元文旅惠民消费券,发布新年非遗惠民礼包等,以刺激节日期间的文旅消费。 这些举措不仅让市民和游客能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到地道的非遗产品,也大大提升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非遗项目的推广不仅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的一年里,期待看到更多类似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弘扬和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外,南京、杭州、武汉、长沙和昆明等城市的消费者单笔消费金额较高,在高品质商品和精致生活体验方面的追求尤为显著。
火爆年货种类:车厘子作为备受欢迎的“节日水果”,在节前迎来了地方特产寄递的高峰期。
中国人过年,据节前一周的全国年货品类消费观察显示,白酒和车厘子成为订单量更高的“吃喝”年货品类,这反映了人们在年夜饭上对品质和体验的追求。对于中国人来说,年夜饭不仅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也是展现生活水平和文化传统的一种方式。选择高品质的酒类和进口水果作为年货,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显示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这种趋势不仅限于城市地区,在农村地区也有明显的体现。随着交通和物流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更加丰富多样的年货选择。这也意味着“吃喝自由”不再仅仅是城市居民的专利,而是逐渐普及到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中。
车厘子成熟上市期恰逢春节,再加上外观讨喜颜值高,口感好,一直都是春节当季水果的“顶流”。 2024年,在统一大市场的协调作用下,车厘子价格也更为亲民,众多消费者抓住商家节前促销的时机下单,这个春节“车厘子很自由”。
今年春节,“年夜饭”相关的搜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6%。其中,“年夜饭硬菜”的搜索量更是惊人地增长了超过10倍。这表明,在春节期间,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不仅承载着对过去一年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家庭成员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时刻。无论是象征团圆的鱼,还是寓意吉祥的八宝饭,每一道菜肴都蕴含着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从数据上看,人们对年夜饭的品质和排场有着更高的追求,这也反映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在这个充满希望的2025年初,一顿精心准备的年夜饭,无疑为家人的相聚增添了更多的温馨与喜悦。
春节前一周,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产品被消费者放入购物车,形成了一幅独特的“地图版”年货风景。从东北的哈尔滨红肠,到西南的蜀绣,从沿海的大闸蟹,到山区的虫草,各种优质商品流通起来,为春节礼品赠送、年夜饭等场合提供了更多选择。根据京东快递的数据报告,在节前一周,全国各地迎来了地方特产的寄递高峰,其中重庆特产及礼品类揽收单量周环比增长了286%,贵州特产及礼品类揽收单量周环比增长了363%。
城市&商圈活力地图: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人口流入居前列 天河路、中央大街商圈吸引“南来北往”客流购物打卡
在节前一周,在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广州、西安、武汉和郑州等城市,人口流入量依然名列前茅。今年春节假期长达历史之最,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90亿人次左右,同比增长约7%。这些城市因交通便利且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成为许多人春节返乡途中的重要中转站,也成为春节期间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31城市核心商圈客流量TOP5分别是广州天河路商圈、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成都春熙路商圈、杭州武林商圈和南宁朝阳路商圈。其中天河路和中央大街更是以独有的魅力,吸引了全国消费者“南来北往”,购物打卡。
作为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广州不仅完整地保留了传统的年俗,还不断创新与发展这些习俗。最近,春节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广州的“春节行花街”早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广州过年、花城看花”这一口号已经成为了广州的一张闪亮名片,闻名全国乃至世界。春节期间,在天河路商圈举办的潮流花街、大唐千灯会等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完美结合,成为了商圈的“流量密码”。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本地市民,也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体验。 在我看来,广州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成功地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展示了其与时俱进的精神面貌。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样的创新举措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和借鉴。
在数千公里之外的北方,乘着2月亚冬会举办的“冬”风,“尔滨Travel”延续火爆态势。据哈尔滨市文旅局统计,2024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7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2314.2亿元,同比增长均超三成。预计2024年12月到2025年2月,游客接待总量将同比增长15%。作为哈尔滨最具标志性的商圈,中央大街也将在春节和亚冬会的双重buff叠加下,迎来更加耀眼的高光时刻。
近年来,成都春熙路商圈的客流量一直名列前茅。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进,春熙路商圈焕发出了新的活力。通过引入智能导购、云货架和反向寻车等创新技术,不仅显著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加速了商圈的智慧化升级。裸眼3D和5G示范街区等新应用场景的引入,进一步增强了春熙路商圈的独特魅力。许多商家纷纷采用虚拟试妆镜和智能导购设备,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 这种数字化转型不仅使春熙路商圈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还展示了现代科技如何有效提升传统商业区的服务水平。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不仅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也为商圈带来了更高的运营效率和更好的顾客满意度。未来,春熙路商圈有望继续引领潮流,成为智慧城市建设和消费模式创新的典范。
2025年春节前夕,线上线下消费市场都显现出活力和潜力。一线城市依然引领消费趋势,二、三线城市的消费增长势头也十分迅猛。物美价廉的年货商品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国补”等政策推动了新年货的热销。各大商圈利用自身特色资源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这些因素相互促进,共同营造出了一幅热闹非凡的新春消费景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008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