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湖泊,畅游光速世界——中国联通开启自由空间光传输新时代
2月5日消息,中国联通宣布,中国联通研究院携手江苏联通与蓝星光域共同完成了在跨湖1.5公里的岛上进行的10GPON网络传输设备的现场验收工作。此次测试不仅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也展示了未来宽带网络建设的巨大潜力。随着技术的发展,这样的远程高速网络覆盖将进一步推动偏远地区的数字化转型,为更多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这意味着,中国联通首个自由空间光传输业务成功启动。
在现场测试中,我们成功实现了使用ITU-T标准波长进行空间传输,在发送伪随机比特序列(PRBS码)的情况下,实现了无丢包的10Gbps传输速率,误码率为零。这一结果不仅验证了相关技术的成熟度,也展示了在特殊场景下,通过精确控制和优化,可以达到非常高的传输性能。这无疑为未来在类似环境中的通信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在最近的一次实测中,我们对10GPON业务进行了全面的检测。结果显示,当使用三个网卡最大能力为1000Mbps的终端同时接入时,其下行速度分别达到了938Mbps、996Mbps和985Mbps。这一结果表明,即使只有一路的下行速率也比现有的微波传输方式提高了大约50%。这样的数据不仅证明了10GPON技术在提高网络传输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同时也预示着未来宽带网络发展的新方向。 这种显著的速度提升对于需要高速网络连接的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比如视频流媒体、在线教育和远程办公等领域。此外,考虑到目前许多家庭和企业已经面临带宽需求不断增长的压力,10GPON技术的引入无疑将大大缓解这一问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10GPON展示了卓越的技术优势,但在实际部署过程中,还需克服诸如成本控制、设备兼容性以及网络基础设施升级等一系列挑战。
业务开通后验证时长为10小时,验证过程中面临气温升高再降低而引起的大气涨落和湖面湍流影响,但始终未出现断联现象。
验收当天能见度良好,但存在轻微雾气影响。根据发送功率为12dBm,接收功率为-14dBm的情况,计算得出链路在验收当天的天气条件下损耗约为20dB。在此传输距离下,仍有较大的功率余量可以应对更为恶劣的天气条件。
激光端机采用先进的跟踪捕获和瞄准技术,从开机到稳定建链进行业务传输10分钟内完成,业界领先。
据悉,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凭借其利用光波作为载波,在大气中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能力,展现出与光纤通信相似的波段范围,同时兼具微波通信的灵活性和光纤通信的高带宽优势。这项技术不仅通信速率高、传输速度快、带宽大,而且具备优异的抗电磁干扰性能,无疑是实现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组网通信的理想选择。 在我看来,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现代通信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特别是在城市密集区域或偏远地区,这种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快速部署且成本效益高的解决方案,有助于缩小数字鸿沟,促进信息的广泛传播。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扩展,我们有理由期待它在未来的物联网、数据中心互联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不依赖于任何物理媒介,可以有效应对“最后一公里”通信瓶颈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799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