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限制供应引发芯片产业震荡!
2月7日消息,美国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限制措施仍在不断升级。近日,台积电向众多中国大陆的IC芯片设计公司发出正式通知,明确表示16/14nm工艺也将受到严格的使用限制。 这一系列举措无疑加剧了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挑战。对于依赖先进制程技术的企业来说,这不仅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更长的研发周期,还可能迫使这些企业转向其他替代方案或寻求新的合作伙伴。然而,这也为中国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促使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供应链自主可控方面加速前进。
根据通知,自2025年1月31日起,若16/14纳米及以下制程的相关产品未在BIS(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白名单上的“approved OSAT”进行封装,并且台积电未能收到该封装厂的认证签署副本,这些产品将被暂停发货。
显然,台积电正在积极响应美国1月份发布的最新出口管制规定。
根据BIS最新发布的名单,共有33家IC设计公司获得了批准,这些公司均为著名的西方半导体企业。
在获批的OSAT名单中,共有24家半导体封装和测试企业获得了认可,其中包括知名的日月光、格芯、英特尔、IBM、力成科技、三星、台积电、联电等公司。
目前,多家受影响的IC设计公司均证实了这一消息,确实需要按照规定将芯片送至美国批准的封测厂进行封装处理。 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地缘政治因素,也显示出相关企业面临新的挑战和调整压力。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确保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成为众多企业的首要任务。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找到平衡点,既满足合规要求,又能够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营,将是这些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若IC设计公司与所需封装工厂之前未曾有过合作,产品的交付周期将会大大延长。
另外,一些中国大陆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还被要求,将部分敏感订单的流片、生产、封装、测试全部外包,并且在整条生产链中,这些公司自身不得参与任何环节的操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77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