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力挺自动驾驶:测试与法规齐心协力,加速迈向量产化!
3月4日,小米公司发布了雷军作为人大代表在2025年两会期间提出的五项建议。其中,关于加速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的建议受到了特别关注。
雷军指出,目前我国L3级自动驾驶正在逐步开展上路通行试点,而L4级自动驾驶已在多个城市进入示范应用阶段,这表明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已具备初步条件。尽管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在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和推广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具体问题包括:测试与试点的时空范围有限、量产时间表不够明确、缺乏专门的保险支持、公众安全意识宣传不足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导致行业难以制定清晰的产品规划,也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
为此,雷军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应进一步推进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测试验证,加速量产商用化进程。他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加快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验证工作,力争到2025年建立起跨区域、跨省份的一体化互认机制,并统一全国范围内的管理流程和规范。同时,需尽快明确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时间表,进一步扩大准入和上路试点范围,鼓励更多企业及车型参与试点验证。目标是在2026年实现支持高速公路、快速路自动驾驶以及城市自动驾驶等功能的量产应用。
其次,应积极推动设立自动驾驶专属保险,并加强安全使用的宣传教育。小米创始人雷军建议保险公司与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深化合作,共同研发符合自动驾驶需求的保险产品,从而减少用户的风险并增强市场信心。
最后,他呼吁加速制定自动驾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确立自动驾驶汽车合法上路的身份。建议建立一套全国性的法律框架,推出允许自动驾驶汽车量产上路的相关法律文件,并且详细规定自动驾驶车辆的上路细则、事故处理机制以及责任认定规则等配套法规,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持。 当前,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亟需建立一套全面且明确的法律体系来规范这一领域。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公众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信任度,还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明确的法律法规将为企业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此外,清晰的责任划分也将有助于在事故发生时迅速确定各方责任,从而提高公众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感和接受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87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