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狂热者的创作之路:挣脱成瘾,释放无限创意
近日,近日,知名Up主兼配音演员贞子姑凉分享了一段个人Vlog,记录了她前往《明末:渊虚之羽》制作组探班的经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国产游戏发展的观众,我非常欣赏贞子姑凉对幕后工作的热情与好奇。从她的视频中可以看出,《明末:渊虚之羽》的制作团队正在全力以赴地打磨细节,这种专注的态度无疑为作品的质量提供了保障。同时,这也让我更加期待这款结合历史背景与奇幻元素的游戏能够早日上线,为玩家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创作者深入行业内部,展现创作背后的故事,这不仅能让大众更了解幕后工作,也能促进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一段Vlog中,贞子姑凉偶遇了本作的制作人夏思源,并以“制作人究竟会不会玩自己开发的游戏”这一“经典之问”向他发起了挑战。
夏思源半开玩笑地说,团队现在不仅在拼命玩游戏,甚至已经到了快要“玩吐”的地步,有时候干脆就在工作室里打个地铺休息。他强调,在国内采用制作人制度的游戏公司里,制作人必须亲自体验自己主导开发的作品——这就好比小岛秀夫对待《合金装备》系列那样执着。否则,游戏的质量可能会出现问题,就像古代传说中的“褒姒一笑倾城”一样,虽然未必倾国倾城,但至少会让玩家失望。不过,他也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欧美的一些游戏公司里,情况却截然不同,有些制作人可能根本没时间或者没机会完整体验他们参与制作的游戏,这种情况在国内相对少见。 我的看法是,这种对游戏深度参与的态度确实值得肯定。制作人亲自玩自己的作品,不仅是对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毕竟,只有真正沉浸其中,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调整优化。相比之下,如果制作人只是负责宏观决策而忽略了实际体验,那最终的产品很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当然,这也反映出东西方游戏产业文化的差异,各有优劣,值得借鉴。
《明末:《渊虚之羽》以中国古蜀文明——三星堆、金沙遗址等真实历史遗迹为背景,融合《华阳国志》《蜀王本纪》中关于“子规啼血”的传说,以及李商隐《锦瑟》里“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意境,再结合《山海经》记载的“羽人国、不死民”,进行了大胆而独特的克苏鲁风格改编。这部作品不仅重现了古蜀文化的神秘魅力,还通过现代视角赋予古老传说新的生命力,让读者在熟悉的故事框架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思考。这种尝试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游戏预计将于今年年内正式发售,敬请期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369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