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时代2》内幕曝光:微软强制加入高丽文明的真相
3月25日消息,日前,曾参与《帝国时代2》开发的设计师桑迪·彼得森(SandyPetersen)撰写了一篇长文,分享了《帝国时代2》资料片“征服者”背后的开发历程。
“征服者”作为《帝国时代2》的第一部资料片,最初设计了四个全新文明:西班牙、阿兹特克、匈奴和玛雅。
彼得斯透露,开发进程十分顺畅,至2000年1月,项目如期完成,比最初计划的时间提前了5周。然而,在他着手筹备《帝国时代3》的开发工作之际,微软方面突然打来了电话。
微软曾要求开发团队在资料片中加入高丽文明,这一决定背后的原因是《星际争霸》在韩国市场的表现极为突出,销量达到了300多万份。这一举措无疑体现了微软对韩国市场的高度重视以及对该地区玩家喜好的深刻洞察。 从商业角度来看,微软的选择非常明智。韩国作为全球电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庞大的游戏爱好者群体,《星际争霸》的成功正是这种文化氛围的体现。引入高丽文明不仅能够吸引更多韩国玩家的关注,还可能激发其他国家和地区玩家的兴趣,进一步扩大游戏的影响力。这也反映了现代游戏产业全球化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向,即通过本地化元素来增强产品的吸引力。 总的来说,微软的做法既是对市场需求的积极响应,也是对未来趋势的一种布局。这种结合文化特色与市场需求的战略,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学习。
Petersen坚持认为高丽在历史上的角色更倾向于文化交流而非征服,因此并不符合“征服者入侵”这一主题设定。然而,微软方面依然坚持原有立场。在最终阶段,Petersen做出了妥协,而Ensemble工作室也赶在截止时间前加入了高丽文明。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一事件反映了游戏开发过程中创意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微妙平衡。一方面,微软希望在游戏中呈现多样化的文明以满足全球玩家的需求;另一方面,Petersen的坚持也体现了对历史准确性的尊重。最终的结果虽然保留了高丽文明,但也引发了关于游戏设计中如何处理历史题材的思考。这不仅关乎游戏的娱乐性,还涉及文化传播的责任感。
由于工期紧张,开发团队在设计高丽阵营时出现了一些失误,比如龟船的形象不够精准、误将“日本海”与“东海”混淆,以及将万历朝鲜战争的发生时间错误标注为17世纪末(实际上应为16世纪末)。
这些问题引起了诸多争议,Petersen表示,当时微软在韩国的一名代表甚至因此被捕,并被拘留了一段时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98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