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机器人》:23次迭代重塑,只为给玩家最纯粹的快乐
3月27日消息,在GDC(游戏开发者大会)2025上,《宇宙机器人》的游戏总监尼古拉斯·杜塞特透露,为了在向高管展示之前打磨好游戏的剧情,他们对游戏的故事线进行了多达23次的迭代。
《宇宙机器人》的初始剧情大纲是在2021年5月完成的,当时团队刚刚着手开发游戏原型。经过23轮的反复打磨和优化,他们才最终向公司高管进行展示。随着平台游戏类型的确立,游戏的核心理念逐渐聚焦于“欢乐玩法”、“科技魔法”以及“充满魅力的画面表现,让人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同时他表示,游戏最终呈现的结果与最初的原型非常接近,但在某些细节上还是有所调整。回顾整个开发过程,其实并非一路平坦。据开发者透露,在多次迭代的过程中,团队也曾考虑过一个更为“黑暗”的结局方向。这种尝试虽然最终没有被采纳,但无疑为游戏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深度。 我觉得这样的开发历程很值得思考。一方面,它展示了游戏制作过程中创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团队敢于探索不同的方向,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最终选择的结局可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最佳决定。毕竟,游戏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和故事的传递。一个适合主题且能打动玩家的故事,往往比那些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设定更能引发共鸣。这种对玩家体验的重视,正是优秀作品得以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在那个令人难忘的游戏结局中,Astro毅然选择为团队献出生命。按照最初的设想,在职员表滚动时,制作组希望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让玩家感受到这一沉重的瞬间。他们计划以一种极具冲击力的形式展现Astro的牺牲,甚至包括将其形象“肢解”,连头部也不放过。 这样的设计初衷或许是为了让玩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角色牺牲的意义,但同时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一方面,这种视觉冲击确实能够强化情感共鸣,让玩家对Astro的付出产生更强烈的震撼感;另一方面,过于直白的表现方式也可能让人感到不适,甚至削弱了故事本身的温情与深度。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次大胆且具有实验性的尝试,它提醒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平衡艺术表达与观众感受始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开发这一版本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在初次试玩时遇到了一些难以承受的情况,甚至有人表示这种体验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然而,在经过多轮调整与优化后,他们最终决定采用一种更加轻松、幽默的方式来表达核心内容。 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团队对用户体验的高度关注,也反映了他们在面对挑战时勇于调整方向的决心。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过于沉重或紧张的游戏设计确实可能适得其反,让玩家感到疲惫而非享受乐趣。因此,转向轻松幽默的方向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它不仅能缓解玩家的压力,还能增强游戏本身的吸引力。这或许也为其他开发者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无论目标多么宏大,始终保持对人性需求的敏感度始终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宇宙机器人》是由索尼互动娱乐(SIE)发行的 PS5 独占游戏,是《宇宙机器人》系列的第四作,剧情主要为玩家扮演的机器人“Astro”与其同伴搭乘着的 PS5 造型的母舰因遭外星人袭击而破坏后,在整个银河系各个星球中寻回散落的飞船零件与机器人同伴的故事。本作获得 2024 年 TGA(游戏大奖)中的年度最佳游戏,目前 PlayStation 港服商店售价 468 港币(注:现汇率约合 437 元人民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14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