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梦苍穹:追寻中国航天液体火箭之父朱森元的传奇人生
5月15日消息,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发布讣告称,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航天液体火箭技术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朱森元先生,因病救治无果,于2025年5月14日9时47分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5岁。
据了解,朱森元于1930年10月出生在江苏溧阳,1960年从苏联莫斯科鲍曼高等技术学校研究生院毕业。
1961年,朱森元早年投身于国防部五院火箭发动机设计部,从研究室副主任一路成长为主任、主任设计师,展现了他在航天领域的深厚造诣。他曾担任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大型运载火箭和火箭发动机”专家组组长,为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作为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科技委常委以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继续为我国航天事业献计献策。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对他职业生涯的高度认可。 我认为,朱森元院士的职业生涯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卓越才华,更彰显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科研工作需要长期的积累与专注,而中国航天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像朱森元这样的科学家们的辛勤付出。在当今世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朱森元院士的故事激励着新一代科研工作者,要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朱森元专注于我国液体火箭动力技术的发展,积极参与多个国家级重点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同时主持了我国首型氢氧火箭发动机的研发任务,成功攻克了一系列关键的技术难关。
朱森元在我国航天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积极推动我国成为全球少数拥有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之一。同时,他还主持了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及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方案论证工作,是氢氧火箭发动机技术的重要开拓者,并在新一代运载火箭技术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对我国航天事业、国防装备现代化以及科技人才的培养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媒体报道,朱森元通过研究揭示了国外学者在沸腾换热理论中存在的误区,为我国导弹和火箭型号的研发铺平了道路。他曾强调:“科学研究不能一味追随国外的思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548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