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亮相巴黎!歼-20、运-20引领中国航空荣耀时刻
6月15日消息,第55届巴黎航展将于2025年6月16日至22日举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梳理了往届参展历程,并展示了本届的参展阵容。
整理阵容如下:
重磅展品:歼-20、歼-35A、歼-10CE、运-20、直-20、直-10ME
无人机板块:攻击-11、“翼龙”-2H、“翼龙”-2、“旋戈”-500W、“旋戈”-2000
民机板块:AG600M、“新舟”60 增雨机、AC352
据介绍,1987年6月,中国航空工业代表团带着歼教-7、强-5、运-12等多款产品首次登上巴黎航展的舞台。这不仅是对1986年范堡罗航展的延续,更是中国航空工业迈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两年之后,在巴黎航展上,我国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歼击机歼-8Ⅱ首次以实机形式展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空技术的新高度。 在我看来,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决心与行动力。通过参与国际航展,不仅能够展示自身的技术实力,还能更好地了解全球航空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交流有助于促进国际合作与竞争,为中国航空工业注入更多活力与创新灵感。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开放的态度无疑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K8、超7、歼-7、运-12等飞机逐渐成为巴黎航展上的“常客”。不仅整机亮相,各类航空设备部件的实物也频繁出现在展会现场,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正系统性地向世界展示其创新发展的新成果。尤其是1999年的巴黎航展,当中国与巴基斯坦飞行员驾驶K8飞机进行首次飞行表演时,这一精彩瞬间引发了广泛关注,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潜在合作伙伴的目光。从那时起,中国与国际间的合作模式逐步升级,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转包生产,而是迈向了出口飞机生产线以及输出飞机设计制造技术的新阶段。 在我看来,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进步与市场竞争力提升,更彰显了中国在全球航空领域日益增强的话语权。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航空企业不仅能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还能够在竞争中找到自身定位,并为未来更高层次的合作奠定基础。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值得肯定,也希望中国航空工业能够在不断探索中实现更大的突破与发展。
2009年,恰逢巴黎航展创办百年的历史性时刻,巴黎上空再次成为航空爱好者们的视觉盛宴。“阵风”战斗机、F-16C、C-130J运输机、EC725直升机以及A380巨无霸客机轮番登场,展现出各国航空工业的顶尖实力。而与此同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重组成立后首次亮相这一国际舞台,向世界展示了其全面发展的技术与产品布局。 此次中国展台设计巧妙,按照军机、民机、直升机、武器、系统及发动机六大主题分区,系统性地呈现了包括“猎鹰”教练机、“枭龙”战斗机、“新舟”系列支线客机以及直-11轻型多用途直升机在内的50余种产品。这些展品不仅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近年来取得的技术突破,也彰显了其在全球航空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在我看来,这次参展不仅是对中国航空工业综合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未来合作可能性的有力探索。面对全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国航空企业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并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发声,通过参与更多类似巴黎航展这样的活动,可以更好地建立品牌认知度与信任感。总之,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市场拓展角度来看,此次亮相都具有深远意义。
2015年第51届巴黎航展首日,“枭龙”战机首次亮相巴黎航展并进行了飞行表演。此次参展的中巴两国共出动了3架“枭龙”,其中部分用于飞行展示,其余则参与地面静态展览。时隔两年,在第52届巴黎航展上,“枭龙”战机再次凭借精彩的飞行表演吸引了广泛关注。
2023 年第 54 届巴黎航展,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带来了歼-20、运-20、攻击-11、轰-6K、空警-500 等一系列航空装备,这是我国重点航空主战装备首次实现与世界同代装备的同台竞技。此外,中国航空工业还带来了 AG600、“翼龙”-2H、“新舟”60 气象机等组成的航空应急救援“中国方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820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