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脑科学革命:十项突破改写人类认知未来
7月12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国内科研机构,联合法国、瑞典、英国等多国科学家,在单细胞分辨率下实现了从啮齿类动物到灵长类动物的脑图谱绘制跨越。这一重大突破带来了十项重要成果,并在《细胞》系列期刊上以专刊形式发表。 这一进展标志着我国在脑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不仅提升了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也为未来神经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跨物种的脑图谱绘制有助于揭示不同物种间大脑发育和功能的共性与差异,为人类脑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集中发布的系列成果,涵盖了爬行类、鸟类、啮齿类、非人灵长类和人类等关键物种,进一步丰富了国际脑图谱在跨物种比较与时空动态解析方面的研究内容。 从科研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系列成果的发布标志着脑科学研究在多物种视角下的深入拓展。通过构建更全面的脑图谱,不仅有助于揭示不同物种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共性与差异,也为理解人类大脑的复杂性提供了更广阔的参照系。这种跨物种的研究路径,对于推动神经科学、进化生物学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系列成果有望促进从结构研究向功能研究的突破,为更深入解析大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重要工具。
具体而言,成果包含多个“首次”:
我国科学家首次在世界上绘制出非人灵长类前额叶皮层的单神经元分辨率全脑连接图谱,并完成了目前最为详尽的非人灵长类屏状核全脑连接图谱。
首次构建了正常人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海马区域的单细胞分辨率空间转录组图谱。
这些将为揭示脑功能机制提供重要基础,同时在脑疾病诊断与治疗以及新一代类脑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脑图谱系列研究成果的数据已整合至脑科学数据中心的门户网站,可实时向国内外开放共享。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科研数据的透明度,也为全球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源,有助于推动脑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与进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69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