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智驾争霸战升级,中国L2/L3或成弯道超车新引擎
7月18日,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接受了第一财经《两说》栏目的专访。
在访谈环节,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指出,有效的监管与行业自律,实际上有助于推动市场优胜劣汰。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仅靠市场自发调节已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挑战,适度的监管能够为行业发展提供清晰的规则和方向,而行业内部的自我约束则能提升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由此,他连续向何小鹏提问:“你认为,目前中国在自动驾驶领域,与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全球车企相比,存在怎样的差距?”
“第二,如果让中国的自动驾驶,未来在政策法规的监管下健康发展的话,你认为最关键的难点和挑战在哪里?”
何小鹏表示,“从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到无人驾驶,全球可能只有两个国家能够做得好,我认为就是中美。”
他解释称:“无论是L2,还是L3L4,我觉得中美今天都在同一个段位,可能在这个段位里面有前后,但是绝对是在同一个级别里面了。” 当前国际局势下,中美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发展水平确实呈现出高度相似的阶段特征。尽管在某些具体指标上存在差距,但整体实力和战略定位已趋于接近。这种“同级竞争”的格局,意味着双方在科技、经济乃至地缘政治上的互动将更加复杂和微妙。未来,如何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将成为影响全球稳定的重要因素。
何小鹏表示:“我个人感觉中国在智能驾驶领域的进展明显比美国更快,这是因为这项技术不仅涉及技术和规模问题,还与市场接受度以及政策监管密切相关。” 从当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中国在智能驾驶领域确实展现出更强的推进力度。这不仅得益于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快速的技术迭代,也与政府在政策层面的积极引导密不可分。相比之下,美国虽然在基础技术研发上仍有优势,但在商业化落地和政策支持方面显得相对滞后。这种差异使得中国在智能驾驶赛道上具备了更高的发展效率和更清晰的落地路径。
对此,他指出:“我觉得现在中国社会普遍忽略了市场的接受度,实际上这个接受程度比美国还要高。”
与此同时,何小鹏进一步表示,“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放开管理,同时真正推动技术向前发展,这是一组需要平衡的组合。我认为中国在L2到L3级别的自动驾驶领域,未来可能会逐渐超越美国”。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6月28日,特斯拉宣布了在自动驾驶运营领域的新进展。
视频显示,一辆Model Y从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超级工厂出发,经过约30分钟的市区与高速公路行驶,最高时速达到115公里,最终顺利抵达客户家门口,实现了“全自动交付”。 此次交付展示了特斯拉在自动驾驶与物流配送方面的技术进展。虽然目前仍需人工介入,但这一过程已接近完全自动化,预示着未来汽车交付方式可能发生的深刻变革。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这种高效、智能的交付模式或将逐步推广,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与服务效率。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称,“据我们所知,这是全球首例在公共高速路上实现全程车内无人、无远程控制的自动驾驶”“这次交付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驾驶”。
有媒体报道称,Model Y 的自动交付路线覆盖了复杂的郊区道路与住宅街区,已实现 L4 级别的自动驾驶,即在特定条件下可完全无需人工干预,仅低于最高等级 L5。 从技术角度看,L4 级别自动驾驶的实现标志着车辆在特定场景下具备高度自主性,这对于提升出行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也需注意到,L4 仍局限于“特定条件”,意味着其应用范围仍有局限,不能完全替代人类驾驶员。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未来真正实现 L5 的目标或许会逐步接近,但目前仍需理性看待自动驾驶的发展阶段。
从技术角度来看,特斯拉的这一成果确实令人瞩目。然而,从何小鹏在采访中的言论可以看出,即便面对特斯拉如此突出的表现,他并未流露出任何气馁或退缩的情绪。 在我看来,这种态度体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家的自信与坚持。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面对行业标杆企业的强势表现,保持冷静与坚定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一种战略上的从容,也反映出对自身技术和市场前景的充分信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6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