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上空雪上加雪!我国首次高空无人机增雪实验掀起雪花风暴
1月12日消息,据“新疆新闻广播”报道,1月10日,在昆仑山脚下的一片开阔地带,一架装载着云降水探测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的中型无人机成功升空,并在4000多米的高空中点燃了增水烟条。这标志着我国首次使用无人机技术,在昆仑山区进行人工增雪作业试验,为今后常态化作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此次试验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无人机技术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也体现了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管理方面采取的积极措施。通过科技手段提高降水量,有望缓解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主任严建昌表示,此次作业区海拔高达3500米,氧气含量低,对催化剂播撒构成了一定的挑战。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他们利用无人机搭载了超长时增水烟条,并在4200米的高空成功完成了烟条的充分燃烧点火实验,从而有效地释放了催化剂。 这次创新性的尝试不仅展示了无人机技术在高海拔地区作业的巨大潜力,也为人工影响天气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使用这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剂的播撒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时也为后续在更高海拔地区的作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注意到,这款无人机配备了高精度传感器和设备,能够在实验中验证其精准定位、实时监控及精确测量作业区域的能力。
自2024年起,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已利用大中型无人机开展了23次云降水观测与增雨雪试验,主要集中在天山、巴音布鲁克及乌鲁木齐等地,总飞行时长达到了46小时,单次作业时长超过一个半小时。 这一系列的试验展示了无人机技术在气象干预领域的巨大潜力。通过这些试验,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云层结构和降水机制,还为未来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特别是在天山等复杂地形区域,无人机的灵活性和高效性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样的技术创新对于提升区域水资源管理和灾害预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256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