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即将走进千家万户?售价低至入门级轿车!
4月21日消息,据中新经纬昨日报道,天工队、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首席技术官(CTO)唐剑在接受采访时提到,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其成本将接近一辆入门级小轿车的价格。“天工2.0机器人即将上市,预计会进行小规模量产并投入实际应用。”
4月19日,在近日于北京亦庄举办的世界首个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的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天工Ultra”机器人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一举夺魁,展现了令人瞩目的竞技实力与技术创新能力。 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技术在运动控制和耐力表现上的新突破,也进一步凸显了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结合所带来的无限可能。从比赛结果来看,“天工Ultra”的出色发挥无疑为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它不仅仅是一次技术竞赛的胜利,更象征着人类社会向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迈进的重要一步。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类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更多实际场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惊喜。
天工队、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测试与质量部负责人包明瀚也表示,人形机器人只有可靠性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工程化落地量产。这次让人形机器人参加马拉松比赛可以测试整机可靠性,而可靠性正是机器人量产落地的基础。
身高 1.8 米、体重 55kg 的“天工 Ultra”在参赛队伍中,属于“大高个”选手,因此其关节的冲击力也面临挑战。据包明瀚介绍,为保证机器人全身的协调性,天工队需要在技术优化提升上加大投入,以攻克相关技术问题。在机器人的平衡性和步态规划方面,团队也做了运动控制算法的提升,使其能够跑得更稳定、更灵活,从而更好地适应复杂的户外环境。
机器人要兼具稳定性与长时任务处理的“智力”,这一点在“天工Ultra”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它内置了“智慧的大小脑”,这让机器人可以自主调节速度、规划行走路线,还能精准控制与周围环境的距离,同时实现灵活避障。这种技术不仅提升了机器人的实用性,也为未来更复杂的应用场景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我看来,“天工Ultra”的出现标志着机器人技术正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迈进,尤其是在需要长时间专注和高精度操作的任务中,其潜力不可限量。这不仅是科技进步的体现,也预示着人机协作新时代的到来。
据此前报道,在此次全球首次举办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天工Ultra”一举夺魁。身高1.2米的松延动力N2小顽童队荣获亚军,而来自上海的行者二号机器人赛队则取得了季军的好成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26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