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剧寒冬来袭:半数项目亏损背后,微短剧是救世主还是终极杀手?
4月29日获悉,在“2025电视剧导演大会”上,爱奇艺CEO龚宇发表了演讲,针对长剧集行业的现状,他指出,目前长剧集在资本市场上并不受欢迎。
龚宇指出,由于长剧集项目周期较长、资金回笼速度较慢,其在资本市场中的吸引力逐渐减弱。“通常一个项目需要耗费数年时间才能实现资金周转,而相比之下,其他行业的资金一年内可以多次运转。”这种低效的资金利用方式使得众多资本开始流向周期更短、回报更快的微短剧市场。
近年来,影视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十年前,一部剧集单集300万元的投资尚可勉强维持,而如今这一标准早已难以支撑,不少项目因此陷入亏损困境。 在我看来,这种现象的背后既有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反映了行业内部的一些问题。一方面,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制作方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提升作品质量,这无疑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盲目追求高投入、高回报,忽视了内容创作的本质,最终导致投资回报率下降。未来,行业需要更加理性地评估项目价值,平衡好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应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帮助从业者渡过难关,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龚宇透露,目前在各大视频平台上线的100部电视剧里,约有30%-40%能够达到保本的效果,而真正实现盈利的作品仅占30%左右。与此同时,电视台播出剧集的亏损情况更为严重,亏损率接近100%。
另外,在公司内部提案时,制片人们往往习惯性地参考大明星15、20年前的照片,这反映出他们对年轻演员的了解十分有限。然而,这种做法却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当角色设定为二十出头时,这些资深演员显然不符合形象要求。而年轻演员因为缺乏展示的机会,即便有能力胜任,也很难被注意到。更糟糕的是,让35岁的演员去饰演18岁的角色,不仅会让观众感到违和,也可能影响作品的整体质量。这种行业现状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同时也限制了新生代演员的成长空间。我认为,制片方应该更加开放心态,多关注当下年轻一代的潜力股,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影视行业充满活力与新鲜感。
面对这些挑战,龚宇强调必须缩短制作周期、控制成本,以减轻资金压力。"一部剧动辄八九千万到两三亿的投资,一年50多部剧就是八九十亿的资金占用。资金是有成本的,我们必须想办法让这个行业对资本重新产生吸引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02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