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巨头联手喊停内卷,‘非拒竞争’能否破局?
8月4日消息,8月1日上午,美团、饿了么、京东三大外卖平台相继发布声明,表示将抵制恶性补贴,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规范促销活动,并承诺推动行业从“比补贴”向“比品质、比服务”转变,促进各方实现互利共赢。
当前节点,三家平台同时发声,引发广泛关注。对此,有媒体采访了业内相关专家,进一步解读这一现象。 从当前的行业动态来看,平台集体发声的背后,可能反映出行业在面对政策调整、市场竞争或用户需求变化时的共同应对策略。这种一致性表态,既体现了行业内部的某种共识,也可能是对市场环境的一种积极回应。值得关注的是,此类动向往往预示着未来政策走向或市场格局的潜在变化,值得持续关注与深入分析。
中国广告协会学术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此次各平台发布的声明表明,中国平台经济正开始进行反思,并尝试摆脱“内卷”局面,其成效将直接影响未来几年的行业格局。
“反内卷”并不是反对竞争本身,而是希望将竞争的精力从无谓的互相倾轧和低水平重复中释放出来,转向更有价值的发展方向。 在我看来,当前社会中确实存在一些领域过度强调竞争,导致资源被大量消耗在无效的比较与对抗上,而非聚焦于提升自身能力或推动整体进步。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也对社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形成阻碍。因此,“反内卷”更像是一种对合理竞争机制的呼唤,旨在引导人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他指出,未来即时零售市场将朝着三个主要方向演进:
一是技术驱动逐步取代传统资本投入,平台将加大对人工智能算法、智能调度等技术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服务履约效率。
二是供应链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平台将通过数据共享、资源协同等方式,优化供应链管理;
在监管框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行业正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平台在运营过程中,将更加注重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商家收益以及改善骑手福利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点。 我认为,这种平衡的实现不仅关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体现了社会公平与责任的逐步落实。随着政策的持续引导,平台经济有望在合规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服务生态,推动多方共赢的局面形成。
与此同时,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陈礼腾指出,在具体执行层面或面临挑战。当前,随着电商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政策落地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衔接仍需进一步磨合。在推动行业规范化、提升服务质量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确保政策有效落实,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过程不仅考验相关企业的执行力,也对监管机构的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成本”概念界定不清,“低于成本价”的判断标准尚未统一,平台可能通过跨业务补贴的方式规避监管。
此外,“变相强制”风险依然存在,即表面上禁止强制行为,但算法推荐机制和流量分配方式仍可能在暗中促使商家降低价格。
据了解,针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相关政策已有所预见,并正在持续优化和完善。
市场监管总局8月2日消息显示,7月31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并施行《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进一步规范网络交易平台向平台内经营者的收费行为,并鼓励平台根据自身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服务特点。
平台企业的健康发展将有助于包括外卖在内的整个即时零售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据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03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