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元件巨头博弈升级:美蓓亚三美提价战火蔓延,国巨调收购方案暗藏玄机
5月3日消息,中国台湾电子元件龙头企业国巨公司在今年2月宣布计划公开收购日本上市公司芝浦电子,以加速拓展传感器业务。预计此次交易的总金额约为655.59亿日元(按当前汇率换算约合33亿元人民币),较芝浦电子的市场估值溢价约36.94%。
5月1日,日本电子零部件厂商美蓓亚三美宣布,将以每股5500日元的价格对芝浦电子发起要约收购,这一价格高于其之前提出的4500日元报价,同时也超过了国巨公司5400日元的出价。
对此,国巨宣布将重新审视其针对日本芝浦电子的要约收购条件。公司当前预计会在5月中旬发起对芝浦电子的要约收购,与之前的计划相比,原定时间为5月7日。
公开资料显示,国巨公司创立于1977年,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芯片电阻和钽质电容生产商,同时也是全球第三大积层陶瓷电容(MLCC)和电感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该公司拥有25个国家的29个营销服务网点、61个生产基地以及20个研发中心,员工总数超过40,000人,年营业收入超过40亿美元。在此之前,国巨已实施过多起收购行动,其中包括:
2022年10月,国巨宣布将以现金形式收购施耐德电机旗下的高阶工业传感器业务部门,交易金额高达6.86亿欧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与准备,双方终于在2023年11月1日正式完成所有整合与交割工作。 这一收购案不仅标志着国巨在拓展其业务版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显示出全球电子元器件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对于国巨而言,此次并购无疑为其注入了更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而施耐德则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优化资源配置,集中精力于自身核心业务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跨国企业间的大型并购活动仍能顺利推进,这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的信心以及相关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不过,如何有效融合两家公司的文化、管理理念和技术体系将是决定此次合作长期成效的关键所在。希望未来双方能够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2019年11月12日,国巨公司与基美公司正式达成最终协议,国巨将以每股27.20美元的现金方式收购基美所有已发行并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此次交易的总金额约为16.4亿美元。
2018年4月27日,国巨宣布计划以每股73元新台币的价格在公开市场收购君耀公司的全部股权。2018年9月28日,国巨宣布顺利完成对君耀公司的收购。
1996 年,国巨收购了德国老牌高功能绕线电阻器制造商 Vitrohm。
1995年,近日,国巨宣布与智宝电子达成收购协议,成功取得智宝集团超过20%的股权。这一交易不仅标志着国巨在资本布局上的重要一步,也预示着两家公司在未来可能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 在我看来,此次收购对于双方而言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对国巨来说,这是一次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契机,通过控股智宝集团,国巨可以进一步扩大其在相关领域的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而对智宝电子而言,国巨的入局或许能够为其带来更多的资源支持和发展机遇,帮助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总体来看,这次收购不仅是两家公司资源整合的结果,更是行业整合趋势下的必然选择。希望在未来,这样的合作能为整个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芝浦电子创立于1953年,起初专注于铜酸化物整流器以及各类热敏电阻和压敏电阻的生产。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已成长为全球热敏电阻行业的领军企业,员工人数超过4,800名,年度营业收入突破320亿日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23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