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车企联手行动:将账期缩至60天内,金立危机警示全行业
6月11日获悉,多家汽车生产企业联合发布声明,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参与此次声明的包括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圈近期将供应商的账期压缩至60天的做法,显然是借鉴了早年机圈的应对策略。记得当时金立突发危机,大量坏账随之而来,这不仅让企业自身陷入困境,也让许多从业者因此无法及时拿到项目款项。这一幕令人印象深刻,也提醒我们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在竞争激烈的行业里,如何平衡资金流动与合作伙伴关系,始终是一门学问。车圈此举或许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尝试,但具体效果还需时间检验,毕竟过于严格的账期政策可能会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与活力。希望各方能从中吸取经验,找到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资料显示,金立成立于2002年9月。
2005年,金立手机凭借自身的产品实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了脚跟。随后,金立选择刘德华作为品牌代言人,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品牌的公众认知度,也让金立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在我看来,金立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对市场趋势敏锐把握的结果。邀请知名代言人无疑是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有效策略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企业需要始终围绕用户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只有当产品质量过硬、品牌形象正面时,广告宣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为企业带来持续的增长动力。因此,企业在注重外部推广的同时,更应重视内部实力的积累与提升。
2011年,金立手机的全球出货量突破了2000万台,稳居国内手机厂商前列。
进入全面屏时代的市场竞争中,金立手机的销量出现了明显下滑。这一变化对金立的资金链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导致公司运营资金难以维持稳定状态。这种局面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日常运作,还波及到了上游供应商,部分货款未能按时结算,进一步加剧了供应链的紧张局势。 从市场角度来看,金立面临的困境并非孤例,而是整个行业竞争加剧的一个缩影。在智能手机更新换代速度极快的今天,技术革新与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金立若想扭转当前局面,除了需要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外,还需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资金使用效率,同时积极改善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以重塑品牌形象和市场信心。否则,类似的挑战可能会持续甚至升级,最终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2018年,金立正面临严峻的困境,多家上游供应商已采取法律行动,金立的部分资产要么被抵押,要么被申请保全。由于资金链断裂和债务危机的双重打击,金立决定启动破产清算程序,昔日的手机巨头就此走向衰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078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