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热爱坚持24年的传奇网站,终在资本风暴中轰然倒下
《剑星》在PC端发售已有一段时间,其高达94%的好评率以及持续火热的在线人数,足以说明这款游戏已经吸引了大量玩家沉浸其中,甚至让人感叹不知天地为何物。 从目前的市场反响来看,《剑星》的成功并非偶然,其高质量的制作和流畅的玩法显然赢得了玩家的认可。94%的好评率不仅反映了游戏本身的优秀,也体现了玩家对这类作品的强烈需求。而在线人数的稳定增长,则进一步证明了这款游戏的吸引力和持久性。这种现象背后,或许也反映出当下玩家对于动作类游戏的期待正在不断提升。
这款游戏早在去年就已经登陆了PS5平台,但这并没有阻止玩家对其PC版本的期待。除了PS5版本价格较高、部分玩家没有主机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只有PC端才能支持各种MOD,为玩家提供更丰富的自定义体验。 从玩家需求来看,MOD的支持确实成为PC平台的一大吸引力,也反映出当前游戏市场中,自由度和个性化内容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随着技术的发展,玩家对游戏体验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而PC平台在这一点上仍具有明显优势。
C·伊芙·J
MOD在中文里通常被称为“游戏模组”,很多人认为它只是用来替换游戏中的建模、贴图等美术资源,但实际上它的功能远不止于此。MOD还包括游戏修改器、优化工具、功能扩展组件等多种类型,能够对游戏体验进行深度调整和提升。 在我看来,MOD不仅仅是玩家的“二次创作”工具,更是推动游戏生态多样化的重要力量。它让玩家不再只是被动的消费者,而是可以参与到游戏内容的塑造中来。这种开放性和自由度,不仅丰富了游戏的可玩性,也促进了社区的活跃与发展。对于开发者而言,MOD的存在也意味着玩家对游戏有着更深的情感和更高的期待,值得重视和引导。
如果你在玩某款游戏时觉得不够过瘾,不妨尝试下载一些MOD,或许能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在我看来,游戏的可玩性往往不仅仅取决于官方内容,玩家的创造力和个性化需求同样重要。MOD作为一种由玩家自发开发的补充内容,不仅丰富了游戏生态,也让游戏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对于那些希望获得更深度或更独特体验的玩家而言,MOD无疑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
《剑星》也是如此,尽管游戏本身已经非常出色,但这并不妨碍玩家对制作模组产生兴趣。
丝毫没有夸张,这款游戏的MOD在发售当天的下载次数,就已经超过了《尼尔·机械纪元》八年累计的MOD下载总量。这一数据无疑反映出玩家对这款游戏的高度热情和期待,也显示出其在社区中的巨大影响力。从侧面来看,这或许预示着游戏本身的可玩性和延展性非常强,能够持续吸引玩家进行二次创作和分享。这样的现象在游戏行业中并不多见,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探讨。
但那些被女主美貌所吸引、忽视了其他重要信息的读者,恐怕没有注意到一个关键点。 在当下信息纷杂的环境中,人们往往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尤其是当涉及公众人物时。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娱乐圈,也广泛出现在各类新闻报道中。我们应当更加理性地看待事件,关注背后的事实与逻辑,而非仅凭第一印象下结论。
那就是他们下载MOD的平台Nexus(以下简称N网),在近期悄然完成了所有权的转移。
创始人 Dark0ne 从此卸任,忠诚的N网迎来了它的新主人。
这消息很难不让人多瞅两眼:网站的站长退居幕后,出钱的新主人掌控大权,这该死的既视感,让我想起了某个视频弹幕网站。
如果N网只是个三流小网站,那小发也懒得唠了。
N网确实非常强大,是全球最大的MOD网站,可以说你在玩游戏时所使用的MOD,有99%的可能都能在这里找到。这个平台在游戏爱好者中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无数玩家提供了丰富的自定义内容,极大提升了游戏的可玩性和趣味性。 从行业角度来看,N网的存在不仅满足了玩家对个性化体验的需求,也推动了游戏生态的多元化发展。它不仅是MOD创作者展示才华的舞台,也是玩家之间交流与分享的重要渠道。这种开放和自由的环境,让游戏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尤其在去年 2 月 9 日,这个网站创下了 100 亿次的 MOD 下载数量。
如果用一块披萨来比喻一次下载,那么100亿块披萨的总面积,竟然相当于曼哈顿岛的15倍。这样的数据让人不禁感叹数字背后的庞大体量,也反映出当今互联网流量的惊人增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一次简单的点击或下载,都在无形中积累成巨大的物理空间,这种对比既具象又震撼,提醒我们技术发展带来的不仅是便利,还有对资源和空间的全新诠释。
曼哈顿岛的陆地面积约为59.1平方公里,而澳门的土地面积为33.3平方公里。从地理面积上看,曼哈顿作为纽约市的核心区域,虽然在城市密度和经济影响力上无可比拟,但其实际占地面积仍略大于澳门。这一数据也反映出两地在空间资源利用上的不同特点,尤其是在高人口密度的都市环境中,如何高效规划和管理土地,始终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课题。
也就是说,如果你闲的没事干想用披萨铺地,100亿块披萨,够你往澳门的地上反复铺26次后还能剩下不少。
澳门:我成计量单位了?
一般来说,牛逼的成绩背后,总有一段牛逼的历史。
N网成立于2001年,如今已经24岁了,可能比很多网友的年龄还要大不少。
许多知名网站的起源,可能只是一个网友自发创建的粉丝站点。就像B站最初是为初音未来爱好者而建立的MikuFans网站一样,N站的前身也只是一个《上古卷轴3》的粉丝网站,它的创始人是一名单纯的年轻小伙子Robin和他的好兄弟。
后边老滚这个 IP 牛逼起来了,Robin 又找了个哥们搭了个更大的网站,主要用于用户上传分享 MOD 等内容。不过因为抽成问题,Robin 自己出去单干了,于是就有了N网。
不是刻意蹭B站的热度,主要是因为他当年做的事情和说的话真的太傻了。
例如在2013年,Robin曾表示网站将免费接受企业投资,并避免直接投放广告,B站当时也曾承诺“永远不做贴片广告”。
另外,这网站的 MOD 作者还能根据自己作品的下载量获得收益,什么激励计划。
目前N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高级会员服务,开通会员的主要优势在于提升MOD的下载速度,其他功能仍可免费使用,因此不开通会员也并不会对整体体验造成太大影响。是你吗,大会员? 在我看来,这种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平台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通过将核心功能与付费服务分离,既保证了用户体验的完整性,又为平台创造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些用户的讨论:当付费服务仅限于下载速度这样的“非核心”功能时,是否真的值得为其买单?这或许也提醒了相关平台,在未来的设计中需要更加注重付费价值的感知度,以增强用户的自愿性与满意度。
这种以爱为动力的社区,始终不乏优质的内容。
众所周知,提起 MOD,那就不得不提《上古卷轴 5 》。而《上古卷轴5》的 MOD,绝大部分都发源于N网。
有一款《上古卷轴5》的界面优化MOD,将原版游戏中被认为非常糟糕的界面进行了美化,使其更加整洁和易于使用,该MOD的总下载量已经达到了2571万次。
除了这种一本正经的 MOD,也有一些乐子型选手。
像是在各个游戏里的常客,托马斯小火车 MOD。
最重要的是,N网还存在许多无法公开讨论甚至无法上传图片的重量级MOD,吸引了大量资深玩家和爱好者。
一些作品质量极其出色,甚至让官方都难以望其项背,下载量也达到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次。
所以这个社区的用户粘性,不是一般高。
这么厉害的N网,怎么就活到24岁的时候选择卖身了呢? 在我看来,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环境的挑战。N网作为曾经的行业佼佼者,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和影响力,在互联网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快速迭代,即便是再强大的企业也难以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或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N网最终选择了转型或合作,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这不仅是企业战略调整的结果,也是整个行业发展规律的体现。
Robin公开表示,负责这个网站的工作让他身心俱疲,身体状况出现明显问题,进而影响到了员工和整个N网的运作。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领导者在高压环境下的健康问题不仅关乎个人,也会对组织产生连锁反应。Robin的公开表态反映出企业内部管理压力可能已超出合理范围,这种状态若持续下去,势必会对团队士气和公司整体运营造成不利影响。如何在高效运作与员工福祉之间找到平衡,是每个企业都需认真面对的问题。
所以,为了使N网重回巅峰,他召集了几位同样热爱MOD的成员接手运营。他本人仍会在N网工作,但不再担任最终决策的负责人。 **看法观点:** 这一调整显示出他对N网未来的信心,也体现了对团队能力的认可。将决策权下放有助于激发更多创意与活力,同时也能让核心成员在更灵活的环境中发挥所长。这种过渡方式既保持了项目的连续性,也为未来发展留下了更多可能性。
但背后原因,真就这么简单吗?
如果是使用了多年N网的老用户,应该知道这个网站从创立初期到现在一直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商业化。
创始人Robin作为老一辈的游戏爱好者,也能理解我们这些热爱打游戏的人。他在2013年1月曾发过一篇帖子,大致内容是说,他其实可以选择将N网发展成一项商业项目,寻找硅谷的投资人进行融资,但他并不愿意这么做。
从创业到当时 11 年的时间里,整个网站运营下来的投资,就是他 07 年正式把网站命名为 Nexus 时候自掏腰包的1万美元。
对用户来说,这哥们纯纯大善人,最多就是开个会员,然后安利给好哥们。不过对于网站来说,这未免太过理想主义。
一身傲骨的代价就是,N网确实在游戏圈流行开来,但服务器架构跟不上流量的暴涨了。
注意,这里提到的是服务器架构问题,不是增加几台服务器就能解决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搭建服务器集群。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价格也相当昂贵。要搭建N网,需要购买新的服务器并进行集群配置,然后让原有的服务器和新服务器同时运行,直到所有数据迁移完毕。
总而言之,对兜里没钱的N网来说,简直要老命了。
除了倒贴钱这个问题外,N网的另一个问题是,它做不到完全纯粹了,不站队有时候也是一种站队。
游戏佬比较清楚,前几年游戏圈很喜欢搞政治正确那套,私货特别多。
为啥这波剑星上 PC 大伙兴奋的跟中奖了一样,原因无他,韩国游戏的审美确实洗眼。
你好,这是最新欧美3A游戏女主角
为了避免被自己花钱购买的游戏内容所困扰,许多玩家会选择安装模型替换等修改文件,将自己不喜爱的游戏内容进行覆盖。
有人开心了,自然也有人对此表示不满。因此,在N网上涌现出大量不同观点的内容,双方人士因此事经常发生激烈争论。
2023 年的时候,N网终于做出了选择,那就是拥抱多样性,禁止破坏包容性和多样性的内容传播,算是彻底表明态度了。
除了这件事之外,N网还在美国大选前对政治类MOD进行了封禁,推出了一套引发争议的复杂捐赠机制,并且禁止作者删除已上传至平台的MOD。
一言概之,N网骚操作太多,大伙有点顶不住了。
再加上这年头,做MOD是有法律风险的。
之前将托马斯小火车形象融入《上古卷轴5:天际》的玩家,已收到版权方美泰公司的律师函。 这一事件反映出在游戏模组创作领域,知识产权的边界正变得愈发清晰。尽管许多玩家出于热爱进行二次创作,但未经授权使用受版权保护的角色形象,仍可能触及法律红线。这也提醒创作者,在表达创意的同时,需更加关注版权法规,避免因无意之举引发法律纠纷。
所以N网目前就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名声响亮,但也就名声响亮了。
这么一看,N网换主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目前,N网的掌控者是一家名为Chosen的公司,你很可能没有听说过它,因为它成立于今年1月,主要业务是收购并运营以社区为核心的平台。
可你要真把这事当成是初创公司拿下老牌游戏社区,那就大错特错了。
Robin 在最近的发帖里提到,N网新加入的几个重要人物里,有Foledinho ( Victor ) 和 Rapsak ( Marinus ) 这两号。
记不住这两个人的名字也没关系,你只需要知道,他们都是丹麦人,与N网新COO Nikolai Nguyen一同合作,三人共同创办了多家企业,其中包括游戏交易信息网站FUTBIN和电竞媒体HLTV。 在我看来,这种跨国合作模式在当今的科技与娱乐产业中越来越常见。丹麦作为北欧国家,在电竞和数字内容领域有着不错的基础,能够孕育出像FUTBIN和HLTV这样的平台,说明当地在相关领域的生态建设较为成熟。而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合作伙伴共同创业,也反映出行业对多元化人才的重视。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资源整合,也能带来更广阔的视野和发展空间。
另外 Chosen 也和丹麦体育媒体集团 Better Collective有关系。
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构建起了一张以利益为连接的复杂网络。
如今的N网,已成为丹麦资本圈的新宠。
N网作为商业帝国中的一块重要拼图,正面临越来越多玩家的质疑,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担忧。不少用户开始关注其战略方向与持续运营能力,反映出市场对这一板块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加。尽管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数据或官方声明说明其前景,但舆论风向已悄然变化,显示出潜在的风险与挑战。
不是小发尬黑,而是 Chosen 这个公司那股味真的很冲。
Foledinho(Victor)此前在领英上发表过一段关于游戏初创公司盈利模式的观点,内容涉及微交易、Pay to Play、广告盈利以及NFT等话题,这些内容一旦被玩家看到,往往容易引发不满情绪。 从行业角度来看,这种盈利方式确实在近年来备受争议。微交易和NFT的引入,虽然为开发者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但也让不少玩家感到被“收割”。Pay to Play模式则进一步模糊了游戏体验与付费之间的界限,而广告盈利更是常常被批评为影响游戏体验。对于玩家来说,这些手段似乎更多地服务于资本利益,而非玩家本身的体验与公平性。
几天前,有外国网友翻到了一篇旧帖子,并劝告对方不要再在N网玩这套把戏,对方回应称肯定不会这么做了。但随后又补充道,如果资本真的完全可信,那你还不如相信小发是三体人,未来的事情谁说得准呢。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公众对网络平台和资本运作的不信任感依然存在。尽管一些平台或企业声称会遵守规则、保持透明,但历史上的种种行为让许多人难以真正放心。这种不信任不仅源于个别事件,更与整个互联网生态中信息操控、数据隐私等问题密切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下,公众对“未来”的担忧也变得更为现实。
现在我们只能寄希望于,N网不会像其他一些创始人退居幕后甚至被踢出团队的公司那样走向衰落。
因为现在,游戏越来越难以反映广大玩家的诉求,开发商想要制作出兼顾所有需求的作品也变得愈发困难。
而 MOD,则成了玩家们让游戏符合自己喜好的最佳方式。
近年来,N网的操作越来越引发玩家的不满,此次新东家的进入,要么会加速其衰落,要么会带来新的生机。从目前玩家之间的舆论来看,多数人更倾向于后者。
或许,一个网站的更新换代不过是互联网发展中的寻常现象,N网是否还能继续成为玩家们心中的理想之地,目前还难以预料。
即使某一天它真的走向衰落,甚至被资本逐渐消解了原有的特色,也无需过于担忧。 在我看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周期性,兴衰更替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即便曾经具有独特个性或精神内核的事物,在时代变迁中可能会经历调整与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价值就随之消失。关键在于如何在变化中保持核心本质,而非一味追求表面的迎合。这种转变或许会带来遗憾,但也是历史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因为我们深知,一个网站可能会关闭,但玩家对自由、对创造、对“我想让这个游戏变得更好”的那份执着,始终不会消逝。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118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