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新开始菜单曝光:15M JSON文件重构桌面体验,AI竟成局外人?
7月3日消息,在Windows 11 25H2版本中,微软计划对开始菜单进行重大调整,采用全新的单页滚动布局,并新增“应用分类”功能。这一变化旨在提升用户的操作效率和界面整洁度,让应用程序的查找更加直观。从用户角度来看,这种设计更符合现代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但也可能需要一定的适应期。整体来看,微软在持续优化用户体验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
目前用户尚无法自定义分类或手动调整分组,所有内容的归类均由微软系统完成。那么这些分类究竟是如何生成的呢?是依靠人工智能技术,还是通过云端算法实现的?这一过程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其背后很可能结合了AI模型与云端数据分析能力,以实现对内容的自动识别和分类。
这则新闻令人意外——微软并没有使用服务器或AI模型,而是依靠一个仅15MB的本地JSON文件来完成相关操作。
微软使用一个JSON文件将应用程序归入不同的类别,而且其中并没有提及AI或调用Microsoft API。
文件中为每个Microsoft Store应用分配了唯一的整数ID,对应“生产力”“社交”“游戏”等预设的分类。
当用户安装新应用时,系统会自动读取该应用的包名,并在本地的JSON文件中匹配对应的ID,从而将其归入相应的类别。整个过程无需联网或调用任何API,完全在本地完成,确保了效率和隐私安全。 这种设计体现了对用户体验和数据安全的重视。在当前隐私保护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离线处理方式不仅减少了对外部服务的依赖,也降低了信息泄露的风险。同时,通过本地数据库实现分类管理,也展现了系统在资源优化和智能化管理方面的进步。这种方式既高效又可靠,为用户提供了更流畅的使用体验。
微软能够定期更新其JSON数据库,即便应用程序名称发生变化或新增了应用,也只需推送增量文件即可实现更新,无需进行完整的系统升级。 这种机制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和维护效率,减少了因更新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用户等待时间。对于开发者和用户而言,意味着更轻量、更快速的更新体验,同时也降低了系统升级可能带来的兼容性风险。在技术持续迭代的今天,这种增量更新的方式值得肯定和推广。
此外,分类内的应用排序同样基于本地统计:每次启动“开始”菜单时,系统会根据用户对应用程序的使用频率,自动调整各类别中的排列顺序。 这种根据使用习惯动态调整的方式,提升了用户的操作效率,让常用应用更易于触达。不过,对于一些不常使用但重要的工具,可能会被逐渐“边缘化”,建议用户定期检查或手动调整,以确保关键应用始终位于显眼位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1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