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微信震撼上线,或将改写移动生态格局
7月5日消息,随着新版本的上线,鸿蒙微信手机版负责人表示,他们希望在功能和体验上超越iOS系统。这一表态反映出国内移动应用生态正在加速追赶国际主流平台,也显示出对本土技术自主性的重视。随着鸿蒙系统的不断成熟,其与主流应用的适配程度逐步提升,未来在用户体验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鸿蒙微信手机版的基础功能负责人安琪表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鸿蒙版微信在功能上与安卓和iOS版本保持一致,甚至超越iOS。”
本周,鸿蒙版微信已更新至新版本,功能持续优化,例如新增了更完善的群组管理功能、支持自定义拍一拍文案、支持批量管理自定义表情、支持扫一扫翻译功能、支持发布视频号视频、支持在朋友圈分享和浏览笔记、以及支持播放笔记中的录音内容。
当然了,新版本还对一些已知问题的修复等。
目前,从基础通讯功能、音视频通话、朋友圈,到微信支付、小程序、视频号功能,鸿蒙手机版微信的功能正逐渐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鸿蒙电脑版微信也已正式上架应用商店。
鸿蒙适配团队成员分享了此次大规模重构背后的技术挑战、产品权衡与协作机制。谈及微信鸿蒙版本开发进度未达外界预期的原因,团队成员表示,直到2024年6月,他们仍未获得鸿蒙PC设备,因此从6月起开始参与华为的技术培训,先对系统进行深入了解。浏览器组件的同事率先展开适配工作,而其他成员则在9月才正式进入适配阶段。 从技术角度来看,鸿蒙系统的架构与以往有所不同,这对适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早期缺乏硬件支持的情况下,团队需要在没有实际设备测试的前提下完成部分基础适配,这无疑增加了开发难度。此外,跨部门协作的节奏也影响了整体进度,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加快开发步伐,是团队面临的重要课题。
鸿蒙适配团队成员透露,去年此时,团队的核心任务是夯实技术基础,当时技术团队正加班加点推进相关工作。 从目前的进展来看,去年打下的地基为后续的系统优化和功能扩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可以看出,团队在面对复杂的技术挑战时,展现出较强的执行力和责任感。这种持续投入的状态,也为鸿蒙生态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2025年7月的到来,相信鸿蒙系统的适配范围和稳定性将进一步提升,为更多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体验。
此外,针对此前体验名额有限的问题,鸿蒙适配团队成员表示,只有在公测阶段没有问题后,才会将版本上线至正式商店,届时所有用户都能看到。
“开始内测的上限是1000人,对微信来说显然无法满足需求。如果不进行内测,只能采用‘尝鲜’的方式,也就是类似华为应用商店的尝鲜专区,可以设定几万个名额。尝鲜的原则是先到先得,但测试的关键在于观察原有用户的问题是否已得到解决。然而,当时应用商店并不具备定向推送的能力,导致尝鲜机制再次变成先到先得,这使得开发团队难以有效验证问题是否被修复。因此,不得不选择通过尝鲜方式尽可能扩大参与人数,但仍无法完全满足实际需求。” 在我看来,这种测试方式反映出在技术限制下,产品迭代与用户体验之间的矛盾。虽然尝鲜机制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但在缺乏精准推送能力的情况下,其效果大打折扣。未来,随着应用分发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或许能更高效地平衡测试效率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
“大概持续了1个月时间,那段时间也是被骂得最惨的,”鸿蒙适配团队成员表示。为了解决问题,华为协助将内测人数上限提升到了较高比例,从而满足了测试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招募了参与内测的用户。在发现问题后,再有针对性地将问题反馈推送至这些用户。 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鸿蒙系统的适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一段较为艰难的阶段。面对用户的不满和反馈,团队最终通过调整机制、扩大测试范围来逐步优化体验。这反映出企业在推进新技术落地过程中,需要在用户体验与技术迭代之间找到平衡点。同时,也体现出华为在应对挑战时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执行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策略,确保项目稳步推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或投稿,如果任何问题,请联系648751016@qq.com
页面执行时间0.00807秒